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夯实民生幸福之基

2021-11-04 15:05:16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杨海波(深圳市宝安区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深圳公共管理学院特聘研究员)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从投资拉动、要素驱动转向消费拉动和创新驱动,《关于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推出恰逢其时,指明了我国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能极大地释放内需潜能,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降低我国外贸依存度。

生活性服务业面广链长,有利于降低收入差距。《意见》里提到“补短板”,目标就是奔着共同富裕而去,“加强公益性基础服务供给”“加快补齐服务场地设施短板”,扩大普惠性生活服务供给,在供需矛盾的地方加大政府力量的投入,尤其是要推动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适老化、适儿化改造。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关于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提升我国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意见》从9个方面提出了30条任务措施,是各地各部门推动生活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满足人的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生产和投资需要面向市场、面向人的需求,最终都要通过消费来实现价值。对于一个大国而言,构建以国内消费为主的市场体系,才能增强发展环境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从投资拉动、要素驱动转向消费拉动和创新驱动,《意见》的推出恰逢其时,指明了我国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能极大地释放内需潜能,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降低我国外贸依存度。

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当下发展难题、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导方针。《意见》中提到“加强服务标准品牌质量建设”,我国的养老、育幼、家政及物业等行业性服务标准尚未完善,需要打造一批标杆性、示范性企业,推出标准化、操作性强的服务标准,健全以产品、企业、区域品牌为支撑、特色鲜明的品牌体系。人才是产业壮大的核心力量,《意见》要“支持生活性服务业企业深化产教融合,联合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共同开发课程标准”,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相关专业的在校生规模,打通“产学研用”界限。《意见》还提出要“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服务数据开放共享”,加大数字赋能生活性服务业,打造智慧化生活支撑平台。

二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体现了“以我为主”的发展理念,扩大内需是“以我为主”的具体措施。长期以来,“两头在外”的模式导致我国生活性服务消费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意见》的出台将提升我国生活性服务消费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有助于构建发展新格局。《意见》提出要“培育强大市场激活消费需求”,培育各类新业态,如“生态旅游+”“服务+制造”“体育+健康”等。《意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业态丰富、品牌汇集、环境舒适、特色鲜明的生活性服务业消费集聚区,不断拓宽生活性服务消费场景。另外,《意见》也提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吸引外资参与到生活性服务业体系的完善,比如“探索引入境外家政职业培训机构落户海南”。

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共同富裕做出了精准的阐释,“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生活性服务业面广链长,有利于降低收入差距。《意见》里提到“补短板”,目标就是奔着共同富裕而去,“加强公益性基础服务供给”“加快补齐服务场地设施短板”,扩大普惠性生活服务供给,在供需矛盾的地方加大政府力量的投入,尤其是要推动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适老化、适儿化改造。《意见》还提到推动四大区域的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在东部形成生活性服务业集群,“率先实现品质化多样化升级”,在中西部和东北补齐短板,尽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意见》的颁布有利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降低由区域、行业和城乡及代际之间不平衡带来的差距,有利于农村、欠发达地区、老人儿童的充分发展。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