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合作迈向纵深

2021-11-13 22:36:38     来源:经济日报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两年多来,深圳抢抓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重大历史机遇,大力推动实施综合改革试点,构建以规则机制衔接为重点的制度型开放新格局,积极推动大湾区建设,使深圳作为大湾区的重要引擎功能显著增强。

筑牢创新创业生态圈

两年多来,深圳积极推动与港澳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推出“深港通注册易”“深澳通注册易”服务,港澳企业设立商事登记实现“一网通办”;GoGBA“湾区经贸通”一站式平台启动,香港贸发局大湾区服务中心揭牌;开展粤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试点工作,目前深圳共有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6家;配合香港特区政府实施“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迄今已组织约200名香港青年在深圳72家企业就业……

截至今年上半年,前海合作区已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645项。今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前海发展驶入“新蓝海”,向着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快速前行。

“80后”香港青年高月华是兼备智能家居工程、认知障碍照护及设计背景的专业人员。看准前海发展前景,她于2020年创办了深圳畅愈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养老及大健康相关产业。

“前海一系列新政策的颁布,让包括我在内的创业者充满期待,希望有一天可以从前海这个国际大舞台走向世界。”高月华表示,前海优秀的环境、交通、政策、氛围非常有吸引力。

记者注意到,截至今年6月,前海已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5万家,注册资本1.28万亿元,实际利用港资占前海实际利用外资的92.4%。认定的前海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中,香港籍人才占50%以上。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创业团队524家,其中香港团队245家。

“朝气蓬勃的前海正成为港澳青年内地发展的第一站。”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中心理事长王凯表示,前海持续发布针对香港青年创业的优惠政策,对香港青年是很大利好。目前,创业中心已引进港澳台青年创业企业56家。王凯说,“创业中心收到很多香港青年到前海创业的申请,2000平方米的办公区已供不应求。我们正将孵化和服务模式向内地城市复制,目前在北京、武汉、成都、海南等地都设有办事处,帮助港澳青年走向内地市场的同时,也为内地高校毕业的港澳学子创业就业提供服务”。

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战略定位,又是推动大湾区迈向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关键,也是大湾区建设极具优势的地方。

两年多来,深圳在深港澳科技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科研空间保障、科创资源导入、综合服务支撑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深港澳科技交流与合作越来越紧密,创新要素流动更加自由与便捷,三地科技创新合作驶入快车道。

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南部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一片深港创新资源汇集的热土。

走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各类科研院所密布林立。在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福田研究院,记者见到了正在做试验的先进结构材料与增材制造研究部高级研究员易圣辉。“我们主要从事先进结构材料、增材制造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表面纳米技术、材料处理、高熵合金、轻质合金、超纳材料等研究方面发表高水平文章超过400篇,在相关领域获得40余项国内外授权专利。”易圣辉说。

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福田研究院由香港城市大学与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研究院对标材料科学世界前沿领域,重点发展能源材料、功能材料、结构材料、生物材料、材料分析科学五大科研领域。”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福田研究院高级经理邹鑫介绍,研究院依托香港城市大学国际化人才团队及前沿基础研究优势,采用“一院(福田研究院)两区(香港和福田)”的模式,共享深港两地创新资源。

类似的科研院所与机构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还有不少。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等140余个优质项目密集落地,5所香港高校9个项目运行,深圳首个关地一体政务大厅“e站通”提供一站式服务,内地首个深港联合办公室投入使用……深港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新局面徐徐打开。

在深港两地的共同努力下,促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和创新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的政策体系正在形成,实现了深港“一区两园”携手共进,“一河两岸”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画出深港合作同心圆

深港双方在重大平台“促联通”、体制机制“软联通”的同时,在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深港人民“心联通”等方面也取得重大进展。

近年来,深港加快推进深港口岸经济带总体规划建设。莲塘/香园围口岸顺利开通,深圳湾口岸货检通道实现24小时通关,“一地两检”等创新通关模式落地;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加速,中英街第二通道主体建设完成;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获批实施,深圳机场三跑道项目开工建设,与港澳的跨境直升机航线顺利开通。

深圳罗湖区拥有罗湖、文锦渡、莲塘三大口岸,是不少港人来深工作生活的首选之地。罗湖持续助力湾区融合发展,争取罗湖区人民医院纳入跨境转诊服务和“港药通”机构,探索港澳专业人才备案后提供服务。

9月17日,“香港庄柏医疗深圳鸿安门诊部——深港医疗服务合作试点”在罗湖揭牌,双方将致力于提升深圳以及大湾区医疗水平,为罗湖在打造跨境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对接深港两地规则、全面叠加深港两地优势、服务好深港两地发展等方面作出积极探索。香港庄柏医疗总裁庄文煜医生表示,希望通过同深圳鸿安门诊的合作,将香港的专业医疗人才、医疗管理系统引进深圳罗湖,使医疗运作更有效率,更多市民得到更好医疗照顾。

如今,深港合作已向更深层次迈进,逐步“日常化”“生活化”。走进位于罗湖区南湖街道的渔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可快速找到港人服务专窗,这里提供就学、就医、就业等服务。

“目前社区登记的香港籍居民共有1518人。得益于深圳多年来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香港居民来此经商的流程相对完善,在就医、就学、证件办理等生活方面还会遇到难题。我们通过服务中心专窗为他们提供‘一对一’咨询和服务。如今,社区港籍居民遇到任何难题,都会第一时间来这里寻求帮助。”渔邨社区党委副书记吴金航告诉记者,“为更加精准地对接港籍居民需求,社区探索形成‘一中心六平台’服务模式,搭建集政务服务、文化交流、生活服务、就业创业、爱心救助和社区治理为一体的工作平台,积极对接辖区企业等资源,为港籍居民提供就业咨询、就业推荐及技能培训等服务,并通过组织创业宣讲和交流会,促进深港创业青年交流。”(经济日报记者 杨阳腾)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