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全年经济仍会保持稳定恢复

2021-11-16 07:38:08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林

国家统计局11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5%,环比上涨0.7%。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13.5%,环比上涨2.5%。10月PPI与CPI“剪刀差”已达12个百分点,引发市场担忧。

此前一直有观点担心,上游的物价上涨压力正在往下游传导,甚至存在“类滞胀”的风险。“滞胀”即停滞性通货膨胀,特指经济停滞、失业及通货膨胀同时持续高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法就是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

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总的来看好像出现了一些“滞胀”的表象,但这是受到短期冲击因素造成的,是一种阶段性的状况,全年经济仍然会保持稳定恢复。

PPI的上涨主要还是由于生产资料价格,特别是上游行业价格上涨。10月,PPI中的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7.9%,影响PPI上涨了13.36个百分点,占整个PPI涨幅的99%。其中,采掘业、原材料工业价格分别上涨了66.5%和25.7%,涨幅明显高于中下游的加工工业和生活资料价格的涨幅。

付凌晖进一步解释说,影响PPI涨幅扩大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影响,近期,国际能源供求比较紧张,价格持续上涨;二是国内煤炭、金属部分行业供给偏紧带来的影响。10月,PPI中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上涨103.7%,钢铁价格上涨39.9%。

中央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市场保供稳价力度。付凌晖认为,目前这些措施的效果在逐步显现,主要能源产品供给在增加,价格情况有所改善。从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流通领域价格情况来看,煤炭价格环比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

付凌晖认为,国内各方面加大增产增供力度,增加对企业财政和金融的支持力度。这些都有利于降低生产价格上涨的压力,减轻PPI向CPI传导。

经济陷入“滞涨”的另一项指标是经济增长停滞,同时出现大面积的失业。但从10月的数据来看,全国不仅没有出现失业问题,而且已提前完成全年就业目标。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33万人,提前完成全年新增就业1100万人的目标任务。而且,10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这一指标不仅低于去年同期,也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

重点就业人群也能实现充分就业。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2%,与上月持平;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4.2%,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已连续3个月下降。“这说明青年就业情况在逐步改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学生就业入职在逐步增加。”付凌晖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支撑起了居民收入与消费。从10月来看,消费恢复韧性继续显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9%,增速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

随着经济恢复,居民购物需求持续释放。10月,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2%,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也是连续两个月加快。

消费内在动力也比较充足。10月,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了9.9%和8.8%,均保持较快增长。同时,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升级类消费发展向好。10月,限额以上单位中的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了34.8%和11.5%。

此外,消费新模式也在明显助力消费增长。今年前10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3.7%。

付凌晖说,这些情况表明,我国消费市场的韧性充足,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消费模式创新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随着经济恢复、就业扩大、居民收入增加,以及社会保障逐步完善,消费增长仍然具有较好支撑。

付凌晖指出,下一阶段尽管面临一些风险挑战,但是总的看,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发展质量逐步提高的态势有望保持。

一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有利于居民收入的增加,提升消费能力,国内需求有望继续扩大。二是高水平开放的红利继续显现,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成效将不断显现。前10个月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2%,前9个月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9.6%。三是营商环境逐步优化,市场活力动力增强,前10个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5%,绿色智能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这些情况表明,经济仍然会保持稳定恢复的态势。”付凌晖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11月16日 02 版)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