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几名工人搬运“迎冬奥盛会”字样的立体宣传标语,他们所在的地方是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临近北京2022年冬奥会倒计时100天,冬奥会崇礼赛区各大场馆的相关施工单位和工人代表举行活动,开启北京冬奥会百日攻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10月20日,北京,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种欢迎仪式上,冬奥会圣火熊熊燃烧。当天早上,冬奥会火种抵达北京。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10月28日,北京,承担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和改造成“冰立方”的国家游泳中心夜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摄
11月17日,北京市朝阳区,奥林西路上的奥运车道。车道东侧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自11月12日起,北京开始在部分道路开展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专用车道施划工作,专用道上铺设有奥运五环、残奥会标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10月28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一名运送玻璃的男子站在太子城冰雪小镇外的道路旁。这些玻璃将装饰在冰雪小镇的建筑外墙上。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10月28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两名农民工在太子城冰雪小镇扎钢筋。他们来自张家口市怀安县左卫镇,每天从家到工地往返需要4个小时,日工资300元。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10月28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正在吃午饭的工人们。他们来自河南、河北、内蒙古、北京等地,为冬奥会工程的建设出力。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11月9日,北京极狐队球员与中国冰球学院队球员在比赛中拼抢。当日,“相约北京”冰球国内测试活动在北京五棵松中心进行第二个比赛日的比赛。新华社记者 吴壮/摄
10月28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通往太子城国际会议中心的道路旁,一名工人正在砌砖。这里建起了一座“冰雪会堂”,冬奥会期间可容纳2500人参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10月28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坐落在群山之间的太子城冰雪小镇。这里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核心区,包含冬奥会颁奖广场、景观湖、商街、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度假酒店群等。(无人机照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冬天来了,冬奥会还远吗?
77天之后,北京2022年冬奥会就要开幕。此时此刻,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大赛区,筹备工作正紧张而有序地推进。许多角落里,冬奥会的建设者们仍紧锣密鼓地忙碌着。
在北京,冬奥会火种早已抵达。北京及延庆赛区的场馆和配套基础设施已于10月底全面完工。截至11月中旬,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测试赛赛程已经过半,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亚洲花样滑冰公开赛、短道速滑世界杯赛等6项国际赛事和雪车国际训练周、冰球国内测试活动顺利完成。11月15日,随着气象条件满足造雪要求,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正式开展冬奥会赛时高山滑雪项目的造雪工作,预计于明年1月中旬完成。
在本届冬奥会产生金牌数量最多的河北张家口赛区,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的建设也接近尾声。云顶滑雪乐园里,工人们正在为冬奥会赛道进行人工造雪。张家口赛区承担自由式滑雪、冬季两项、跳台滑雪、越野滑雪等项目比赛的竞赛场馆早已完工,赛区内许多其他工程项目快要结束,部分建筑的装饰、道路绿化、废物清理等工作也都在扫尾。
自2015年7月31日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以来,时间已走过2303天,全国一直在为这场盛会做准备。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为承接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壶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比赛项目,被改造成“冰立方”。一座将用于跳台滑雪项目的比赛场馆——首钢滑雪大跳台中心,在首钢老工业区废弃的大烟囱旁优美地落成。在延庆小海陀山脚下,带有北京四合院风格的延庆冬奥村,花了3年时间才建起。
这个秋天,河北张家口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多了许多“清洁工”,他们多是来自附近村庄的村民,每天的工资150元至170元。张家口本地人刘秀平便是其中一员,她和邻居们每天都会前来,用扫帚和铁锹将砖头、灰尘、塑料等装进翻斗车,一车一车地推往路边的垃圾存放点。冰雪小镇正一天天干净起来。
10月28日下午,记者在已经完工的太子城国际会议中心附近看到,来自张家口市怀安县左卫镇的农民冀桂江和他的同村村民正在扎钢筋,以砌筑挡土墙,为修建前往会议中心的台阶做准备。放眼望去,太子城冰雪小镇里有许多戴着黄色安全帽的工人。有的工人正给建筑外墙安装玻璃,有的正忙着在路边栽种白桦树,有的在拆除完工建筑旁的脚手架……不久之后,这些他们一砖一石砌起来的地方,将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
而在赛区之外,那些坚持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的冬奥会储备志愿者们,还在训练着各自的志愿服务能力。有人“狂补”英语和冬奥会知识,有人坚持通过慢跑、登山、器械健身等方式锻炼体能。这些年轻人都想为冬奥会尽一份力,“希望向世界展现出中国青年最青春、最热情的一面。”
北京冬奥会越来越近了。为了准备好这场举世瞩目的盛会,中国用了6年多的时间。而在这场盛会背后,许多人都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 写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11月19日 06 版)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