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 曾繁华)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影像史学研究中心和影像史学实验室主办的“影像史学与‘新文科’” 第七届中国影像史学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京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是影像史学回应新时代新文科建设需求、寻求新方法创新历史教学的新探索。因疫情影响,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
教育部2021年8月正式公示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计划,人文社科领域开展科学实验正式纳入全国新文科建设规划。本届研讨会以“影像史学与‘新文科’”为主题,共分为“影像史料与传统史学”“影像史学与历史记忆”“影像史学与文博考古”“影像史学与‘新文科’应用”四个分论题。来自中国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单位的60余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与会参加研讨。28篇论文入选会议论文集。本届研讨会设置青年学者分论坛,为硕、博研究生提供交流探讨的平台。
本次研讨会围绕影像史学基础理论、具体问题和“新文科”应用展开,研讨范围不仅涵盖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三个历史学一级学科,也涉及到传播学、艺术史、博物馆学、电影学等相邻学科,内容涉及农业史、战争史、城市史、影视传媒、课堂教学等专题模块。北京师范大学影像史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吴琼在大会作《作为新文科的影像史学实验》主旨发言,总结了2011年至2021年北师大历史学“新文科”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认为影像史学的研究提出、部署推进到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的建设,是对“新文科”建设目标的有力回应。
中国影像史学研讨会连续举办七届,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影像史学术交流平台。在探讨以影像材料为基础的影像史学研究之外,本届研讨会突出的特点是聚焦了“新文科”的建设应用,讨论涉及了文化产业变革中的新领域如虚拟仿真技术、短视频社交媒体、5G技术,以及这些新技术手段在史学研究、高校历史课堂以及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和考古领域的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是国内历史学教学科研重镇。开展历史影像实验和影像史学研究是历史学院发展的重要规划,是在北师大深厚历史学研究传统和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教学和研究方向,是北师大历史学院培育出的新的学科增长点。影像史学实验室是在国内同类学科最早建成的较为完整的集教学、实验、研究三位一体的影像史学实验综合平台,2013年最早在国内招收“影像史学”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2021年出版了国内第一部新文科教程《影像史学概论》。2014年获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虚拟现实”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21年获批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共党史数字影像和虚拟仿真(VR)教程与推广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
“新文科”建设成果助推了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四史”教育和思政课建设。影像史学实验室成立十年以来,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红色影像史料开展党史教育和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纪念建党一百周年系列学习活动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吸引了来自校内外20多家基层党组织线上线下参观交流。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