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享无障碍人文大讲堂第二讲盘点:多元价值筑新时代为民之心 精细研究呈无障碍人文之美

2021-11-27 22:39:24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11月27日电 (记者 杨月 通讯员 骆燕)近日,“畅享无障碍人文大讲堂第二讲”开讲,五位热心无障碍公益事业的专家学者、教授级高工、业界大咖如约来到北京映客直播间,在这里,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无障碍环境研究专委会秘书长孙一平和嘉宾们共话无障碍与新媒体的互动传播之道,活动犹如冬日里的一把火,当日活动再创收视新高,映客直播共联合凤凰网、中国网、一点资讯、哔哩哔哩等5家平台进行直播,据统计,此次大讲堂各平台在线观看人数总计达到146.2万次,各平台推荐位曝光总计635万次。

孙一平担任第二讲主持人。第二讲的主题是:“畅言无障碍人文价值”。开场时他回顾了11月13日大讲堂首讲盛况。他说,首讲六位主讲嘉宾与大家分享了“畅享无障碍法规和政策”,在线人数达到117.1万人,创下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文化宣传活动有史以来数个“第一”。他期待大讲堂第二讲精彩延续。

第二讲的第一位主讲嘉宾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清华大学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他分享的题目是《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经济价值》。这是无障碍研究的一个全新领域,是无障碍立足新发展阶段,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蔡继明以扎实的学术成果、专业严谨的论证推理、通俗易懂的分析讲解,为大家进行了阐述。他在导言中说,目前有关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研究,还主要是基于对残疾人、老年人、病人、孕妇和儿童等障碍群体的人文关怀和平等权利的保护,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的社会价值,本课题则旨在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经济价值,阐明无障碍环境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从“广义价值论原理概述”“无障碍环境建设有助于扩大就业和分工交换范围”“无障碍环境建设有助于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蔡继明建议,要更加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地位,努力解决物流最后100米的问题,为发展更节省人力的物流新模式奠定基础;要提高信息基础设施相关无障碍标准,让无障碍环境建设搭上5G发展的快车道,发掘无障碍与VR、元宇宙的契合点,在虚拟环境中率先创造完美无障碍环境,让障碍群体才智特长在信息世界得以施展;要加强残疾人就业帮扶力度,实现实质公平就业;要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进程;要充分调动老年人热情,挖掘老年人消费潜力等。

第二位主讲嘉宾是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党委委员、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工匠薛峰,他分享的是《面向未来的全龄友好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健康环境》。近年来,薛峰团队培育打造了我国多项无障碍精品示范案例和优秀典型案例并获得国家奖项。他说,无障碍城市设计是人文设计价值观的转变,追求创意、设计、建造和人文、绿色、数字;建筑师干的是群众身边“介入式”“陪伴式”的细活。要从过去“有没有”转向现在“好不好”,要从“个别好”转向“普遍好”,要从“看着好”转向“用着好”,要从“重物”转向“重人”,从“干大活”转向“干细活”。

薛峰强调,未来要实施“三化”,即一是通过一体化整合,将无障碍设施与城市功能、环境景观、城市文化、公共艺术品、信息化设施、建筑环境等进行整合设计,达到有温度、有味道、有颜值;二是系统化统筹,运用多因子交互算法确定不同场景的最优要素选择,运用人工智能,高颗粒度地找到空间点位,做到全龄、全人群友好个性与通用需求不缺项;三是精益化实施,建筑师介入“陪伴式”的实施管理方法和数字化协同平台,建设全过程高精益度控制管理。目标是要以全龄、全人群的无障碍健康全要素为核心,建立精益化、高品质城市健康环境,将割裂的城市公共空间设施变为“有温度”的健康环境;突破世界各国以往城市无障碍设施与其他公共设施分离建设和靠经验式设计的现象,将个性与通用需求转化为数字要素,运用多因子交互算法确定不同场景的最优要素选择;突破以往使用者无法直观参与到无障碍改造工程中的现象,创新设计理念,转变设计方法,实现为所有人生活美好而设计,转变设计价值观。随后他介绍了鲜活案例,为人们描绘了未来家园的愿景。

第三位主讲嘉宾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二级高级检察官邱景辉,他分享的人文成果是《中国特色无障碍检察公益诉讼》。邱景辉对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有着深厚的理论研究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介绍,在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指导下,经过近两年的潜心探索和有益实践,大家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检察公益诉讼创新方式方法,实现新突破,有力促进了无障碍环境建设。

邱景辉从无障碍检察公益诉讼中的法治文化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他强调,一是让“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深入人心。强化责任担当,激活正当防卫制度,既是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权益保障的新期待,更有利于彰显依法防卫者优先保护理念,鼓励公民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利的勇气,坚定公众对法治的信仰。这也是检察官坚守客观公正立场的生动实践。二是通过能动司法的“我管”实现社会治理的“都管”。检察机关履职过程中,还应当总结办案实践经验,发出“综合治理”性质的检察建议,从源头上促进社会治理,为推动法治轨道上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检察贡献,以“我管”促进“都管”。要认真审视还有哪些宪法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职能仍处于“休眠”状态,以政治担当、法治担当、检察担当激活那些“沉睡的条款”,全方位加强法律监督工作,以更优的检察履职办案,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得更实。三是以检察听证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让公平正义可见可感。以“程序正义”促“实体公正”的创新履职。检察听证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诉源治理促国家治理的能动履职。检察听证是深化司法民主,以公开促公正赢公信的自觉履职。四是将“有爱无碍”进行到底。检察机关从加强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施的监督,拓展到对其他法律中有关无障碍环境建设条款执行的监督;将公益诉讼的保护对象、受益群体,从残障人士扩大到老年人、孕妇、婴幼儿、伤病人员乃至“有不时之需”者等全体社会成员;将监督纠正的违法情形,从盲道被损毁侵占、无障碍停车位不达标等显而易见的既成事实,延伸到标准、认证、规划、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管理、维护、使用等全流程各环节容易被麻痹大意的安全隐患;将案件范围,从依托相关法定领域,向专门系统性的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进行拓展。

第四位主讲嘉宾是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无障碍专家赵林,他分享了《盲道设置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简析》。盲道一直是社会关切的话题,赵林对盲道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承担了相关部委研究课题。他从视觉障碍群体行为的特征简析、盲道设置的要点分析、盲道建设现状的典型问题分析和盲道设施建设的发展相关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详解了盲道的定义和类型、盲道设置要点,并进行了典型问题分析,从案例入手,对盲道走向、位置、颜色、破损、障碍物、细节处理、管理问题等方面进行剖析,引导大家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同时,赵林以国外盲道建设实例入手,提出相应建议:盲道的设计原则总体为:一是安全性,既要盲道设置本身的安全,也要考虑盲道与周边环境的安全;二是规范性,要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法规、规范和管理方面的相关要求;三是协调性,要考虑颜色协调性及材料协调性,颜色醒目并与周边景观相协调,宜采用中黄色,且型材防滑;四是可达性,满足视障者线路通顺畅达为目的,使其从出发点到终点能够顺畅地使用盲道;五是系统性,提供满足视障者出行的必要信息,使盲道系统、高效地为视障者提供顺畅有效的出行信息。最后,他对盲道设施建设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具体提出盲道铺设的方位和铺设的技术建议。

第五位主讲嘉宾是北京服装学院无障碍服装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郭静,她的题目是《与美同行——无障碍服装人文成果分享》。她从什么是无障碍服装讲起,首先为大家释义。无障碍服装也就是穿着没有障碍的服装,它是指专为残疾人、老年人等具有服装使用障碍的人群所设计的美观、舒适且使用方便的服装。比如采用柔软材质的不易折坏的眼镜架、改用粘扣或拉链后更方便的运动鞋等,都属于无障碍服装。

随后,郭静介绍了中国唯一的无障碍服装专门研究机构——北京服装学院无障碍服装研究中心,目标是倡导无障碍理念,搭建无障碍服装技术研究、产品研发、教育及交流的综合平台。她介绍了中心成立3年来,在四个方面取得的人文成果。一是在教育教学方面,基于专业优势,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公共选修课。二是着力构建无障碍服装的设计体系。基于“人--服装--环境”的相互关系,首先,在基础研究方面,建立人体数据库及无障碍服装原型;然后,纳入面辅料,建立服装舒适性评价体系等;进而,在此基础上开发系列产品;最后,实现无障碍服装技术的标准化、品牌化和产业化。三是设计应用,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群众游行方阵中,轮椅使用者穿着中心设计的无障碍夹克精彩亮相;2022北京冬残奥会即将到来,以温暖、适体、非常美为目标,中心为6个项目的运动员训练服提供了专项设计服务,目前,基于课题研究,已经发布了2项标准,分别是残疾人人体测量和服装设计方面的标准。尤其是与北京市肢残人协会合作举办的3届以“非常美”为主题的轮椅模特服装秀,在国内外产生了非常积极的社会反响,向社会传达出残疾人朋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美丽的新风貌。

第二讲五位主讲嘉宾,分别从经济价值、公共空间健康环境、公益诉讼、盲道技术与发展、功能性服装设计等不同角度,阐述和展示了我国在无障碍人文价值方面的最新研究和实践成果,让社会各界关注关心无障碍的人士“脑洞大开”。无障碍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无障碍理念、无障碍建设、无障碍生活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需求无处不在。无障碍的人文价值,在于它关心人、体恤人、服务人,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愿望。高质量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一定能拉动内需、促进就业、带动康复、完善教育,让社会形成良性循环,给人创造更多的有利于全面发展的机会,高品质无障碍生活,一定是法律护航下的“衣食住行”无忧而安全、自由、舒适的生活。五位专家的讲解,再次激发了人们对未来美好家园的畅想。

前景已描绘,奋斗正当时。充满温暖的话题,让大家坐如春风,线上线下意犹未尽,共同期待第三讲的到来。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