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是什么?“双碳”目标下如何优化能源结构?
今天,由中国青年报联合好看视频共同出品的《院士科普》栏目第二期正式上线。
节目中,生物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解释道:“碳中和简单地来看,就是我们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与被利用和吸收了的二氧化碳,两者持平时,便达到了碳中和。”
“人均用能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志。”谭天伟院士说道,“但消耗的能量越来越大,靠自然界已经无法完全吸收,那该如何达到碳中和呢?”
谭天伟曾表示,双碳目标的实现,很大一块就是能源结构的重大变化。关于能源结构的调整,谭天伟院士在节目中指出,要更多地采用可再生能源,像太阳能、风能、水利能等等,同时应该降低相关工艺的能耗。
电动汽车并不减碳?就网友们提出的这一问题,谭天伟认为,电动车是否低碳,关键是电来自哪里。“如果电来源于煤炭发电,那么就是不低碳的。因为在发电时,就已经在排放二氧化碳的。”谭天伟提到,未来的电动车如果要减排,一方面,电动车的电要来自于可再生能源的电,另一方面,要考虑电动车电池的寿命、废物处理等问题。
“机遇只给有准备的头脑。”谭天伟院士在分享令自己印象十分深刻的一段科研经历时说道。20世纪90年代,谭天伟开始做“发酵工业菌丝体综合利用”项目时,日本的相关研究已经做了几十年,短期内要把成本降到比日本还低非常难。中期考评时,项目距离完成目标还很远,那时他每天都在想这件事,急得睡不着觉。一次偶然的机会,谭天伟在参观华北制药厂青霉素车间时,看到成堆的青霉素废菌丝体被扔掉。他打包了一包带回实验室分析,发现废菌丝体内竟含有麦角固醇。没有经过发酵过程,从废物中获得,便把成本降到比国外先进水平更低。
节目最后,谭天伟院士寄语青年和科研人员:“选定方向,锲而不舍,最后才会体验收获的快乐。”
想要了解更多内容,观看完整视频,一起在节目中探索!
《院士科普》栏目由中国青年报社联合好看视频共同出品,旨在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当代的“科技明星”,激发观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节目中,欧阳自远、谭天伟、张福锁等5位两院院士对节目组征集到的问题给予回应,并与科普作者互动,就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和时下相关热点话题进行科普,带领大家走进科学和科学家们的世界。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