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今冬对我不寻常

2022-01-25 07:33:03     来源:中国青年报

北京冬奥会即将到来,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正忙于开幕式的排练与调整。同时,由他执导的抗美援朝主题影片《狙击手》也将于大年初一上映。这对张艺谋有何特别意义?日前,张艺谋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分享他当下的心情与感想。

“我好像跟冬天干上了。2018年我在平昌冬奥会执导8分钟表演,印象中就是冰天雪地的冬天,接着拍了《悬崖之上》《狙击手》,接下来冬奥会也是冬天,我天天在鸟巢排练。这几年全部都是冬天!”

张艺谋说,2月4日是立春,希望这个日子带来好兆头。“对我来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万紫千红总是春。希望冬奥会开幕成功,也希望《狙击手》取得好的成绩。人生很难有几次这么巧地赶上这些时间节点,所以今年冬天对我来说特别不寻常”。

无论是冬奥会开幕式还是电影,都蕴含“讲好中国故事”的深厚价值。张艺谋表示,他会一直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自己所有的创作里。

“今天世界是多元化的,其实更要坚持我们的文化,坚持我们的文化特色,也要坚持我们的文化自信。这是我们的根。我相信对于年轻的导演、年轻的创作者,一代一代都会选择这样创作。”

从细微之处展现伟大战争,尊重每一个生命

《狙击手》是张艺谋第一部进军春节贺岁档的电影,根据抗美援朝战争“冷枪冷炮”运动中神枪手群体事迹改编。

值得一提的是,《狙击手》是张艺谋、张末父女俩首次联合执导打造的作品。张艺谋介绍了影片制作过程中的二人分工:“因为女儿在国外念的导演专业,英文也比我好,负责拍摄美军一方,从演员选择到剧本讨论都是由她负责的。两个战场同时开机、同时停机,一直并行拍摄。”

提及为何将普通狙击手群像故事作为电影切入口,张艺谋说,多么伟大的战争和历史,都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构成的。“我们希望从细微之处展现伟大战争的一个小角落,从小切口入手选择了狙击手群像,以那些平凡的普通的娓娓道来的小故事,力求让大家记住电影中每个人的牺牲,感受到(他们)为国捐躯的家国情怀”。

张艺谋提到,他创作《狙击手》的时候,知道《长津湖》和其他类似题材的作品都在筹备中。“我就在想能不能换一个方式?要不然非常容易同类化,所以我们用了一个小切口”。

狙击手是战场的一种作战类型。“全世界每年都有一些狙击手类的电影,不多,我自己很爱看,因为狙击手电影有传奇性,一对一高手对决,很好看”。

张艺谋表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很多优秀的狙击手。比如张桃芳,曾在32天内以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还有邹习祥,206发子弹打中203发,几乎是弹无虚发。

“有很多优秀狙击手的生动例子,但是我们又不想把电影拍成一个写实的个人传记片,还是要有戏剧故事。所以我们综合了狙击手方方面面,写了这么一部戏。”

张艺谋特别提到,创作电影时,这些小切口的战争尽可能要细化,而且“要尊重每一个生命”。“我们(拍电影)不能‘死一片就完了’,每个人的死都要合理,要很清晰。他们把青春献给祖国,我们要把一个一个‘人’的英勇牺牲娓娓道来,让每个人的牺牲最后形成强大的震撼性。”

此次在《狙击手》里出现不少年轻新人演员面孔。张艺谋解释,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很多战士都是年轻人。“我们问军事专家,他们说当年都是18-20岁的兵,还有不到18岁的,所以这是我们找一批年轻演员的原因”。

而之所以选择新人演员,张艺谋笑言,“希望给中国电影输送些新鲜血液”。

对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的时代早已过去

张艺谋表示,他现在看那场保家卫国的战争,看到其最重要的意义是中国人的精神——因为那是以极其简陋的条件去迎战武装到牙齿、号称世界第一的军队。

“看很多资料会带给你很大的震撼。当年是一穷二白的中国,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如此简陋的条件敢迎战全世界最强大的军队而且取得了胜利,我觉得这是最了不起的民族精神!”张艺谋坦言,看到那些资料和数字,自己非常感动。

用影视作品讲好抗美援朝题材故事,对当代年轻人有何意义?

张艺谋说,这种意义从此前《长津湖》的成功就可以看出来。年轻人为什么喜欢反映70年前的一场战争的电影?张艺谋觉得,那是来自年轻人自发的家国情怀,是中国人身上根深蒂固的一种情怀和热情。

在他看来,“中国精神的现实意义”令年轻观众深有同感。

“年轻人喜欢看体现中国精神的电影,是这类型电影最重要的意义——是中国电影,而不是好莱坞的英雄电影,这是这几年在中国电影市场上发生的很大变化。”

“你不要小看市场上的变化。电影就像一个民意测验,大家都是自发去看电影,70%的电影票房是三四五线城市的观众贡献的,而看一个电影的成本不那么便宜,但还是有这么多人去看电影,且80%的观众都是年轻人。”

张艺谋指出,一部电影为什么卖座?票房听起来是个数字,但背后的本质是“人心”。

他感叹,这种现象发生在中国是很可喜的。10年、20年前,或许很多观众都对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对美国流行文化很迷恋,而如今那个时代早已过去。“我们进入了新的时代。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国产电影市场显现的现象感到非常高兴”。

张艺谋说,中国电影火爆给了他们这些创作者很大鼓励,也鞭策他们“要对得起观众”,提高电影质量,讲好故事,让观众一直保持现在的观影热情。

影像化时代席卷而来,好看是电影发展的主要潮流

近年来,主旋律大片引发年轻观众的观影热潮,而“商业化”也逐渐成为越发明显的新趋势。但在张艺谋看来,商业和艺术不是对立的,我们应当关注的核心问题还是电影是否“好看”。

“好看是否就是有商业性?不一定,但是一定要好看,电影好看才能吸引人。”张艺谋认为,创作者不能只拍“让你上课”的主旋律电影。“你只是给人家讲道理,人家就不爱听的。尤其是现在的年轻观众,你首先要吸引他。无论故事多么深刻,主题多么宏大,题材多么重要,如果电影不好看,他弃剧了,你就达不到目的”。

张艺谋表示,过去大家习惯把电影分成文艺片、商业片等类别,讨论这两个片种时还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因此进行争论。

“我自己估计再过若干年这个东西就不要讨论了,不好看的电影可能一日游、半日游就待不住了。待不住怎么办呢?也不能老打同情分、支援分。未来世界怎么发展?大家怎么看电影?你都不知道。我自己认为可能好看是第一位的,是未来电影发展的一个主要潮流”。

张艺谋谈到,现在“人人都是导演”,人人都拍东西,影像化时代席卷而来,尤其在中国年轻人中非常普遍。

“在影像时代,好看有趣的影像才会留下来,才会传播。无聊的、没意思的内容就没人看,自生自灭。它一定会影响到电影。”张艺谋认为,这是电影创作者需要严肃考虑的问题。

“我们讲‘寓教于乐’是特别有道理的,电影好看之后,才能输出你的价值观,才能讲出你的故事。”在张艺谋看来,一代代的文艺创作者要有工匠精神,提高自己的水平和技艺,增强讲故事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传播价值。

因此,张艺谋直言,大家看待电影发展,不能只简单看到所谓的“商业时代、商品化”,电影工作者锻炼拍好电影的能力是第一位,“活到老学到老”。

“拍电影拍这么多年,我觉得电影其实很难拍,拍好看不容易。好看很广义,听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两个字,做到很难。如果你是做这项工作,这大概就是毕生要锻炼的能力。”张艺谋说。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