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熊熊燃烧的大型火炬,仅凭一束“微火”温暖人心;没有出现一个穿古装的人,却引观众感慨“每一分钟都带有中国文化”;没有整齐划一、严肃紧绷的视觉编排,却独有一份举重若轻、意尽则止的潇洒从容……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为全世界带来了一场意味隽永的视觉盛宴,让无数观众感叹“这很中国!”
一场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视觉效果的绚丽夺目,更在于“意”这一层面的体现与表达。正如冬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所言:这次不会再炫技“秀肌肉”,不局限于“好看”,而是思考什么最能打动人,最能反映中国人的情怀。这份淡定从容的思想基调,首先来自于我们对传统美学和中国文化的充分自信。
这场国际盛会,尽显中国大道至简的哲思智慧和意尽则止的留白之道。在开幕式倒计时中,我们看到二十四节气与一句句诗词相映成趣,恰在立春这日与奥运相逢;我们看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奇景“重现”,河水冰冻之后,五环标志破冰而出;我们还看到“燕山雪花大如席”的绝美盛景,伴着一缕“微火”传递着生生不息的奥运精神。
不急于用多么“石破天惊”“气势磅礴”的外在形式进行自我证明,没有用简单直接的方式进行“中国元素”的堆叠,也并未刻意迎合外国对中国的文化想象,整场开幕式表演几乎每一个细节都表达出温暖而包容的中国式浪漫。它以点到为止、引人入胜的方式,邀请世界人民探索、了解属于中国文化的魅力。
“这很中国”的底气背后,同样有着中国建设性参与国际事务的实力和经验。本届冬奥会主火炬“变小”的“彩蛋”,被无数观众热议。用堪称颠覆的“微火”方案代替熊熊燃烧的大火传统,这一倡导低碳理念的历史性革新,展现了来自中国的独特思考和责任感,更是我们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时代切面。
“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曾几何时,发展基础薄弱的中国只能一路跟跑,连国际规则都尚显生疏,又谈何建设性参与?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在诸多领域的发展由“跟跑”变为“领跑”,在全球抗疫、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等国际事务中累积经验、作出贡献,国际话语权显著提升。此次火炬别具一格的亮相方式,便凝结着来自中国的时代思考和创新意识。
当然,正如冬奥会开幕式的创新所显示的,这一过程有时并非全然顺利、一路坦途。“你确定吗?”面对国际奥委会对“微火”方案的疑虑,北京冬奥组委耐心地沟通着这一创意背后的碳减排等理念。在慎重的讨论之后,国际奥委会决定支持北京冬奥组委的做法,同意“只要有火就行”。平视世界,建设性参与国际事务,中国并不是一味“自说自话”,而是在尊重传统和规则的基础上,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在开幕式中,随着奥运火炬冉冉升起的,是由各国小雪花共同组成的世界大雪花,小小的中国结如同一个个“楔子”,将世界各国连接起来。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雪花”,每个国家的文化、样貌、传统都各不相同,但“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雪花盛景,展现的是中国平视世界的坚定和自信,是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放和包容。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