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2月18日电(记者 沈秋阳 通讯员 吴琦 欧阳琨玥 刘川 周美希 李萍 汪永刚)雪映晴空万里清,光耀神州大地暖。这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上,有一群青年,以青春誓言,赴冰雪之约。他们从“建设者”到“服务者”,为赛区运转提供保障,不论是维护保障一线,还是城市志愿服务,处处有他们的青春身影。
中建青年刘川是北京市朝阳区冬奥城市志愿者,也是“双奥”志愿者。在冬奥村,除了常规的路线指引、应急救助等工作外,他还积极向市民普及冬奥知识、推广冰雪运动。刘川感叹:“身为北京人,能在家门口再次服务奥运,我感到十分荣幸!志愿工作看似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我会用心让八方来客感受‘双奥志愿者’的专业和热情,有事儿您说话!我是中建人,是青年人,是中国人,是冬奥城市志愿者,是盛会的服务者!”。
中国建筑承建冰立方改造项目建设者孙德远是冬奥会运维保障团队场地环境保障组组长。作为赛事期间的保障管理人员,孙德远已经有过三次冰壶赛事和冬奥测试活动的保障经验,本届冬奥会,他也成功入选冬奥组委国家游泳中心场馆运行团队,全过程参与冬奥场地保障工作。
维保期间最关键的任务是“保冰”。他要确保制冰系统和除湿系统运转正常,确保赛场环境符合比赛要求。在冰壶比赛直播画面中,如果恰好看到孙德远,那么他一定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设备监控平台。“我的任务是否完成,直接关系到运动员们的比赛成绩,冰面的每一丝变化,都逃不过我的眼睛。”孙德远说。
陈彬是冰立方冬奥保障团队建筑设施保障组组长。冬奥会期间,他驻守在场馆内的闭环外比赛区域,负责保障场内建筑设施运行。“我们保障团队是一个集体,当任务出现,不管哪个组别,我们都要上。”他每天带领组员按时巡查场地设施,陈彬说:“令我印象最深的是2月2日冰壶首赛,由于是首场比赛,全世界冬奥观众的目光都聚焦在我们这儿,压力真的挺大,我和组员们把场馆设施检查了一遍又一遍。那晚是我度过的最长的一个夜晚,不过最终我们‘零差错’完成任务,对于我来说,高质量完成这次任务,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建设者的使命,更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使命。”
青年建设者崔再宇主要负责冰立方场馆内建筑设施保障。从电动门到无障碍卫生间、从运动员更衣室到屋面膜腔结构都是他和同事们的保障范围。每天间隔2小时就必须巡检,这项工作看似与赛事“不沾边”,却是场馆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部分。“比赛大厅是运动员的赛场,场馆建筑设施保障的关键部位就是我的赛场。”崔再宇说。
“我们用冬奥‘周边’作为道具,提供给游客们拍照纪念、宣传冰雪运动。一位阿姨还特地邀请我们一起合影,阿姨说‘看到你们青春洋溢的样子真好’!”城市志愿者刘婉婷从冬奥“建设者”到赛时“志愿者”,以不同的身份全程参与冬奥盛会。
在丰台莲花池公园冬奥广场志愿服务站点,因为广场有冬奥主题表演,每天人流量非常大,志愿者耐心帮助解决游客们遇见的困难。同时,中建青年创新设计的“冰墩墩”“雪容融”简笔画教程手册也大受游客欢迎,游客们笑称在这个站点可以手动实现“应墩尽墩,愿融尽融”。
24岁的游岳主要负责引导游客进行健康宝扫码,协助防疫工作。春节前,得知单位在征集春节期间的冬奥城市志愿者,游岳第一时间报名,主动留京过年。“我记得在引导游客扫码时,一位老奶奶说‘我也当过志愿者,天气这么冷,孩子们辛苦啦’,我当时很感动同时更热血沸腾。”游岳回忆道,“我们服务的站点在2008年就是奥运文化广场,承载着这座城市积极参与奥运盛会的美好记忆,我很荣幸能接过接力棒,在‘双奥广场’为市民群众做好服务保障。”
冬奥期间,北京市共有758个冬奥会城市志愿服务站点、数万名城市志愿者上岗服务。在大兴兴城广场,作为首都冬奥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及大兴区志愿服务文化主要宣传阵地,20余名中建青年城市志愿者在新年第一天走上岗位。“我们用每一次热心的服务,诠释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也为城市志愿者称号感到自豪!”汪永刚说。
崇礼华侨冰雪博物馆作为首个以冬奥会和冰雪为主题的博物馆,在冬奥期间面向世界开放。慕名而来的人看到博物馆,几乎都会由衷地赞叹:“真漂亮!”每当这时,参与博物馆建设的侯杰飞都会心生自豪。得知单位要成立冬奥城市志愿服务队时,他再次第一时间报名参与。“既能参与冬奥之城建设,又能参加冬奥城市志愿服务,用自己的汗水和热情襄助盛会,何其有幸!”侯杰飞感慨。
北京冬奥会赛程已过半,数万名青年志愿者在用心为冬奥会提供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他们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他们在盛冬之时的冬奥赛场上,如“燃烧的小雪花”一般,正以青春誓言,赴冰雪之约,向着春天进发。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