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从2004年以来,已经连续19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今年的文件里,要求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事关十四亿人饭碗的大事,今年该怎么干?乡村振兴的关键,又是什么?共同关注:中央一号文件,2022的“三农”重点!
如何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 汪三贵:我们通过八年的时间实现脱贫攻坚,使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摆脱了贫困,我们以攻坚战的形式,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样一场“战役”好不容易让我们所有的人摆脱了贫困,不能说脱贫攻坚完成以后,大家就不重视,不管了。因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还是挺脆弱的,面临各种风险,抗风险的能力又比较弱,一旦遭遇天灾人祸,一部分家庭就有可能返贫,这个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出现返贫风险以后,及时发现,及时有政策跟进帮扶,就跟现在疫情的动态清零一样,确保返贫人口动态清零,不形成规模性返贫,这是我们的底线。
实现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目标,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 汪三贵: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必须立足自己解决粮食问题。实际上我们国家的资源对粮食生产约束性还是很大的,因为耕地面积不是很多,城镇化过程中还要占很多耕地。去年自然灾害也比较多,秋粮播种三分之一就晚播了,不仅影响秋粮,还影响夏粮,因为晚播,收获可能就会推迟,进而影响夏粮生产。现在我们的粮食生产农民有没有积极性,就与农产品的价格收益有关,实际上现在很多化肥、农资价格上涨比较多,农民觉得种田没有多少收益,积极性就不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会严重影响到粮食生产,如果不能保证粮食产量,粮食安全就会受到影响。今年要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的目标,必须要在耕地面积不可能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使产量稳定,最好是能够增加。产量稳定,1、需要技术进步。2、农民要有积极性,愿意去种。3、减灾防灾。所以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才能达到目标。
“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 对于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 汪三贵: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很重要的目标,就是把一批能够给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农民就业的产业,从大中城市尽量转移到中小城市里面,特别是县域里面。这样做有非常大的好处,农民可以就近就业,他也需要跟家人在一起。有了这样的产业,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乡村振兴才有基础。此外,公共服务是影响农民生活很重要的一方面,现在特别强调城乡融合发展,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比如说上学、看病、公共交通,要把县城、城镇、农村形成一体化的体系,那农民的生活质量就能大幅度提升。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