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直门街道为辖区施工工地、东直门养老院、社区卧床老人提供上门核酸检测服务。位于东直门街道的东城区精神卫生保健院的医护人员组建了14个上门服务的核酸检测小分队,主动承担起这份职责。
地点:东直门敬老院
“他们像我的爷爷奶奶一样……”
张祎是东城区精神卫生保健院的一名护士。昨天,穿着厚重防护服的她来到东直门敬老院,这里的高龄老人给她的感觉就像自己的爷爷奶奶一样。“一定要保护好他们,在核酸检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每个环节,高度重视每个细节。”张祎和同事说道。
因为既要做好个人防护,又要保护好老人,不污染老人房间,医护人员选择了敬老院一个空气流通又不冷的楼道进行核酸采样工作,既符合采集要求,又方便老人。
“爷爷,您张张嘴……”身高167厘米的张祎,面对一位身材矮小的老人时,半跪着进行采集。
“你们真辛苦!”采集完,老人说道。
“都是应该的,作为护理人员,这是我们的职责,”张祎答道。
因随时会有核酸检测任务而选择住在医院的张祎,每天奔波在各个检测点高效完成任务,但当面对老人时,她放慢了速度。一位爷爷临检测前肚子饿,吃了块肉。张祎就说:“等爷爷嚼烂了,咽利落了,咱再做。”
照顾到老人的不同性格特点,有时她还要“哄一哄”:“奶奶,您张个嘴,咱们就一下,让我看一下,张一张……”
30多位老人,做了两个小时。83岁的高光辉老人说道:“街道为我们安排医护人员到这儿来,给我们老人们做核酸检测,关心我们的健康,真的是非常感谢!”
最后离开时,医护人员再次进行环境消杀,确保从细微处着手,给老人们最好的保护。
地点:东直门街道工体社区
“能参加这次任务,很自豪!”
核酸检测上门服务的工作对象中,还有居家的卧床老人。
家住东城区东直门街道工体社区的王秀君,是一位80岁的高龄独居老人,因身体患有高血压,腿脚不便,自己不能独自下楼,日常的生活用品都是由儿女预先买好,定期送到老人家中。听社区说准备给她安排上门核酸检测,老人可高兴呢,一见面就说:“我腿脚不方便,你们能来入户,特别感谢!”
入户核酸检测工作,主要面对年龄比较大、出门不太方便的居民。
令负责这项工作的护士李红霞难忘的是,每次一开门,都是热情地欢迎:“真是白衣天使,了解我们的疾苦。天又冷,辛苦了!”而有些老人由于总不出门,难免有点焦虑。作为东城区精神卫生保健院的医护人员,也会根据居民状态,从专业角度,用最佳的交流方式,帮助老人顺利完成采集。工作人员还考虑到不给居民添麻烦,都是将所用材料设备准备好才入户工作,因此全过程几分钟就结束了。
她们穿着厚重的防护设备,吃力地穿梭在各单元楼,由于许多老楼没有电梯,爬上爬下的她们往往汗流浃背。但是当听到老人们说“辛苦了,坐一会吧”这样的话语时,“李红霞们”又觉得好暖心,一切困难都能克服了。
李红霞说:“作为医务人员,能参加这次任务,很自豪。”
地点:东直门交通枢纽工地
“感谢你们这么高效,让我们这么方便!”
昨天早上7点半,许凯出发了。她所在的东城区精神卫生保健院核酸检测小分队来到了东直门交通枢纽工地,为这里的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700余名施工人员提供核酸检测上门服务。
在工地现场,经医护人员查看,只有一个斜坡符合闭环检测的要求。由于条件有限,许凯和其他医护人员全程站立完成核酸采样工作。
“感谢你们这么高效、快速,让大家这么方便就能完成核酸检测。”工人们纷纷向医务工作者表达感谢。
中铁东直门交通枢纽工程党支部书记李荣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你们的温情服务和敬业精神让我们非常感动!”
许凯家住平谷,公交单程就得两小时。并且作为4岁孩子的妈妈,现在也因工作住在医院,一周没有回家。许凯说:“每个人都克服着各自的困难,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也是责无旁贷。”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