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青春的方式唱响传承传统文化的时代之音

2022-04-05 16:41:54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程思)4月5日,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中国青年报社承办的“第五届《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2022年清明节特别节目播出。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校的师生相聚“云端”,通过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追思故人。

每逢清明节前后,正是采茶、制茶的好时节。特别节目中,来自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小学教育集团的师生带来特色节目《清明话茶》。作为我国最大的产茶省份之一,浙江省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西湖小学教育集团根植于深厚的茶文化,在教学中弘扬并传承着西湖文化。在学生骆天阳看来,在学校社团学习茶艺,不仅能学校到更多茶知识,还能领悟茶文化。“这一片小小的茶叶,承载的是文化,传播的是友谊。我喜爱茶艺,希望身边更多人了解茶艺,让传统茶文化在我们手中继续发光发热。”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亚运会将在杭州举行,西湖小学的学生以自己的视角亚运主题歌曲《小小东道主》,将杭州方言、杭州文化融入其中,传递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客来敬茶”的美德。

每逢重要传统节日,音乐和舞蹈都是特别节目中的重头戏。

河北省保定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艺术工坊的同学们将《河西钹》带到了特别节目中。“河西钹”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冀中音乐会”的传统打击乐曲目。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张红玉介绍,地方民间音乐风格独特,具有乡土性和即兴性的特点,唱腔复杂多变,记谱多用工尺谱,舞台表演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给教学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在地方非遗传承人教学团队的指导下,学生们逐渐从形似到神似,从模仿到创新,表演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张红玉说。

本期,来自广东省汕头文化艺术学校、甘肃省武威职业学院以及福建省厦门市东渡小学的师生也将习得的传统舞蹈带到了节目中。虽均属传统舞蹈,但我国地域广袤,地理位置不同,因此形成了风格迥异的舞蹈。汕头文化艺术学校的师生以潮汕英歌舞、潮汕音乐等非遗文化元素为背景,通过舞蹈表现潮汕建筑屋脊嵌瓷人物看到汕头特区时的幸福场景;武威职业学院带来武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功鼓子》,这是一种已经传承了千年的民间鼓乐舞蹈;而厦门市东渡小学带来的跳鼓舞,则具有着鲜明的闽南地域特色。

除了传统音乐和传统舞蹈,武术、戏曲、刺绣同样是师生们热衷的传统文化形式。

特别节目中,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武术被创新改写,并搬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平福乡中心校和江西省瑞金市瑞明小学的特色课堂上,“内磨心智,外练筋骨”是这堂课的第一要义;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工坊的同学们则带来了川北皮影展示,学校师生在学习中逐渐感悟着皮影戏所蕴含的工匠精神;来自山东省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的同学带来原创京剧《小戏骨》,从“知戏”“赏戏”到“懂戏”“爱戏”,小戏骨们在实践中领略了京剧之美,体验着国粹文化的传承;内蒙古自治区巴彦呼舒第六中学的同学们带来了图什业图刺绣展示,这项起源于清代、历经多民族融合的刺绣技艺成为了不少学生的拿手好戏,他们可以独立完成枕头花、烟袋、布鞋、蒙古靴等作品……

在与传统文化近距离接触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学习,领悟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也逐渐形成了。正如汕头文化艺术学校舞蹈专业的张佳丽所说的那样:英歌舞展现了潮汕艺术的精美,“作为潮汕人能够通过舞蹈作品来演绎潮汕非遗文化,我觉得很自豪。”

据介绍,《传承的力量》特别节目启动五年以来,围绕节日特色,立足校园体育艺术教育,相继推出了近30台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大型展播,已经有来自全国各地的400所大中小学的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戏曲、朗诵、传统体育项目、自编操、大课间等得到展示。越多越多00后已经成为了“传承主力军”,他们以更青春的方式唱响传承传统文化的时代之音。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