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W2馆的“亲子舱”,一名“大白”帮患儿家庭提行李。解放日报 赖鑫琳/摄
4月7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4月6日,上海市新增322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1966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4月7日,上海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开展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全城战“疫”,无论是“前线”的医护人员与患者,还是“后方”的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物资运送人员,乃至每一位普通居民,都在贡献各自的力量。
“前线”
3月27日,上海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一名患者在大巴车上等待入院。解放日报 赖鑫琳/摄
3月28日,上海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一对双胞胎姐妹在床上阅读绘本。解放日报 赖鑫琳/摄
3月31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正式收治首批患者,方舱医院医院临时党委书记、总指挥、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做收治前的最后动员讲话。解放日报 赖鑫琳/摄
4月2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N1馆内,一名女孩坐在床边伏案写作业。解放日报 赖鑫琳/摄
4月4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N1舱入院通道,“大白”给患者进行消杀。解放日报 赖鑫琳/摄
3月31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一名抱着草莓熊的患者入院报到。解放日报 赖鑫琳/摄
4月4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大三学生小张在“方舱自修室”进行考研备战。解放日报 赖鑫琳/摄
4月5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W2的“亲子舱”,一名儿童在看动画片。解放日报 赖鑫琳/摄
4月5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W2的“亲子舱”,一名儿童在入院通道比胜利手势。解放日报 赖鑫琳/摄
4月3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部分交付,施工工人带着行李撤出。解放日报 赖鑫琳/摄
4月6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建设中,一位工人在午间休息。解放日报 赖鑫琳/摄
“后方”
3月30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封控期间空荡荡的龙阳路立交桥。解放日报 赖鑫琳/摄
4月1日,上海杨浦大桥,由北向南俯瞰。北侧是杨浦区,南侧是浦东新区。解放日报 李茂君/摄
4月3日,陕西一家爱心企业上海分公司从四川成都采购的上百吨新鲜蔬菜运达上海。解放日报 李茂君/摄
4月3日,陕西一家爱心企业上海分公司从四川成都采购的上百吨新鲜蔬菜运达上海。解放日报 李茂君/摄
4月3日,上海市徐汇区武康大楼前,一位脱下白大褂的医护人员骑行通勤。解放日报 李茂君/摄
4月4日,上海市闵行区古美路街道,核酸检测小分队将平时接驳共享单车的三轮车改造为移动核酸检测采样车,为居民做核酸检测。他们在街道近7平方公里“移动作战”。从早上5点多至中午12时许,完成了全部5975名商务楼宇工作人员、商贩和务工人员的核酸采样。解放日报 李茂君/摄
4月6日,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再开展一次核酸或抗原检测。静安区达安花园的志愿者正在给居民发放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新民晚报 周馨/摄
4月6日,上海市静安区,志愿者手持抗原检测试剂盒。当日,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再开展一次核酸或抗原检测。新民晚报 周馨/摄
3月26日,上海市闵行区古美街道古龙三村居民在家中做抗原检测。解放日报 赖鑫琳/摄
4月6日,女儿在给家里的花喷水。不能出门,家里的各种劳动小朋友都喜欢做。新民晚报 周馨/摄
4月4日,记者家中的存菜。新民晚报 周馨/摄
4月3日,上海市静安区,志愿者正在传送为居民配送的蔬菜。新民晚报 周馨/摄
4月3日,上海市静安区,配送的蔬菜抵达一小区外,正准备卸车。新民晚报 周馨/摄
4月3日,上海市静安区,志愿者正在搬运为居民配送的蔬菜。新民晚报 周馨/摄
4月5日,上海市闵行区富嘉花园小区,对于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居民,志愿者们直接将物资搬运到家。解放日报 李茂君/摄
3月30日,上海市静安区,一小区封控后,居民在小区内活动。新民晚报 周馨/摄
4月2日,上海市静安区,屋顶花园上,一名保安正在打电话。新民晚报 周馨/摄
3月29日,上海某小区楼顶,小女孩趴在休息的家长身上玩耍。朱伟辉/摄
3月30日,上海某封控小区,居民在围栏处取生活物资。朱伟辉/摄
3月31日下午,上海某封控小区,工作人员提前开始布置封控楼层,居民足不出户。朱伟辉/摄
4月5日,上海某封控小区,一栋有确诊病例的居民楼下,“大白”帮忙运送政府发放的第三批生活物资。朱伟辉/摄
4月4日凌晨,上海某封控小区,“大白”在有确诊病例楼层驻守。朱伟辉/摄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