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行?——参与北京冬残奥会的受表彰代表共话亮眼成绩单背后“法宝”

2022-04-10 07:41:0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 题:我们为什么行?——参与北京冬残奥会的受表彰代表共话亮眼成绩单背后“法宝”

新华社记者高蕾  

“如今,大家看到了我在赛场上的出色成绩,其实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4月9日下午,在中国残联举行的传达学习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精神会议上,“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获得者、国家残奥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队运动员郑鹏仍然难掩激动。

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

我国冬残奥运动起步较晚,在申办北京冬残奥会前,全国只有两个省市开展项目,在冬残奥全部六个大项中也仅开展了两个项目,累计参与的运动员不足50人。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残疾人运动员不仅第一次实现了6个大项参赛项目全覆盖,还以18枚金牌、20枚银牌、23枚铜牌,在金牌榜、奖牌榜位居第一。如此亮眼的成绩单,背后的“法宝”是什么?

“如果不是党和国家的关心关爱,谈何成就和未来。”2011年在汽配厂实习时,郑鹏由于同事不慎操作造成截瘫,人生陷入低谷。在郑鹏看来,自己能从迷茫之中奋起,在此次北京冬残奥会上获得2金、2银的好成绩,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支持、离不开残联组织提供的各项保障。

3月9日,中国选手郑鹏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残奥越野滑雪男子短距离(坐姿)比赛中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科学筹划、高配置器材装备等是帮助我国残疾人运动员提升竞技水平过程中的两个关键因素。

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此次获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中心代表、竞训三部部长何咏菊介绍,多年来,体管中心系统翻译、学习、推敲六大项目比赛分级规则,研究器材场地参数设置、分析参赛资格体系及国际主要对手信息,综合我国运动员身体条件,确定冬残奥项目运动员选材方向、项目突破重点等。

2月21日,在北京顺义区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运动员出席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动员大会。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此外,体管中心加强与国内外供应商以及健全人国家队的学习、调研、交流,及时了解各品牌器材特性等信息,逐步在器材配置、个性化器材定制等方面实现突破性进展。

“从最初参赛被其他国家追着投诉器材不合格到实现残疾人特有专项器材为运动员量身定制,我们用几年的时间实现了冬季项目器材从零家底到精准化保障的快速发展。”何咏菊说。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获得者,中国残联理事、体育部主任赵素京介绍,为了让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收获精彩人生,中国残联等各部门提供了充足保障。“备战期间,针对我国没有适合残疾人的冬季项目训练场馆,经有关部门批准,我们建设了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针对大部分冬残奥项目国内没有专业教练员,我们采取特殊政策聘请国外高水平教练;针对冬季项目运动员匮乏,我们专门举办了训练营跨项选材。”赵素京介绍,比赛前,体育部工作团队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制定6个大项备战方案,制定“一人一案”“一赛一案”参赛方案,为代表团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

绚丽的《冬残奥圆舞曲》、震撼的手语版国歌……在此次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残疾人特殊艺术同样大放异彩。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新华社记者吴壮摄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获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在团长、艺术总监邰丽华看来,能够在北京冬残奥会舞台上让世界看到中国残疾人最美风采,离不开残疾人演员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拼搏奉献的精神。

“开闭幕式在鸟巢的彩排都只有短短10天左右的时间,我们迎难而上、舍家忘我,白天黑夜连轴转,顶着星星排演,迎着朝霞离开,冒着寒风舞蹈,穿着单衣合光,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回忆起为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筹备的日日夜夜,邰丽华非常感慨。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之路仍需奋力拼搏。

“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我将继续发扬残疾人体育的光荣传统,心系祖国,拼搏奋斗。”郑鹏的话道出了北京冬残奥会参与人员的共同心声。

关键词: 运动员选材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