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身兼数职 共同守“沪”

2022-04-16 14:40:5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快递员 配药员 消杀员 基层工作者身兼数职

疫情之下,即便是上海的老弄堂,也没有了往日的喧闹嘈杂。在深深的街巷里,陪伴着老街坊老邻居们度过每一天的,是一群全身大白的居委干部和主动到基层报到的社区党员。

穿过一道隔开居民区与马路的铁栅栏门,独自前行的这个背影,是上海市黄浦区建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瑜。她刚接到转运阳性患者的通知,就一头扎进了几百米深处的弄堂那头。

陈瑜负责的黄浦区建三居民区是即将“改旧”的老式里弄,这里条件简陋、人口密集。尤其是没有独用的厨房和卫生间,给疫情防控带来很大的难度。在这里忙碌了一个多月,陈瑜被老邻居起了个新绰号。

建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陈瑜:总归有个带头的,你是带头的,人家说你是“阳组长”。为啥是“阳组长”,哪里有阳(病例)我往哪跑。

陈瑜带领社工和居委干部,组织居民测核酸,当快递员、配药员、消杀员。原本老社区里住的老年人就多,封控期间求医问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居委会向社区、专科医院求助联系,帮助居民配急需的药品。

建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陈瑜:这个都是(收)回来的,写好单子、医保卡、名字、配药、几零几室,全部都装个袋子。哪怕我做到晚上十一点钟,(也要)把这个药送到人家手上。打五角星的最好配到,是急需的药。

这个居委会大多是女同志,封控之后,弄堂里每一户居民的琐事,都要靠姐妹们来支撑。几天下来,社区干部里就有人病倒了。

建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陈瑜:她本来就有高血压,血压一下子飙到200(毫米汞柱),坐着急救车出去的。还有一个社工(的孩子)是双胞胎,她还喂奶。我也有崩溃的时候,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大多数居民(说)“哦,谢谢你哦”“你们辛苦了”,我有时候就冲着这两句话,咬着牙也要干下去,支撑下去。

建三居委会主任 潘银君:很累的时候我们自己关起门来哭,哭好了照样干。

"党员突击队" 冲锋"疫"线

疫情严峻,人手严重不足。在人手最紧张的那几天,黄浦区突然给他们搬来了救兵。机关干部韦心磊带着十多个年轻人进驻社区。他们成了上海首批下沉街道的党员突击队,一个七人临时党支部就地启动。

建三居民区防疫工作组临时党支部负责人 韦心磊:这样一个工作组临时党支部的党员,有来自国有企业集团的、机关事业单位的,有城管队员、公安干警,还有安保队员,他们在我们这样一个防控工作组中,主动地亮出了自己党员的身份。

建三居民区共有12条旧式里弄,老年人和外来务工人员很多,四通八达,封控难免有漏洞。临时党支部和街道干部小心地商量,想在每个分叉的小弄堂口新搭建一道门,几十户人家放到了一个“单元”里封闭管理。而如何取得居民们的理解,他们也花了不少心思。

建三居民区防疫工作组临时党支部负责人 韦心磊:比如中间这个门我们把它做相对低一点,居民如果有什么需求我们也能第一时间看得到。这个也成了小区里面管理的一道安全门。

记者:那一户大概几户人家?

韦心磊:整个总弄堂大概有900多人。

这么多居民,足不出户,家家户户各方面的需求,都需要居委会来协调解决。

建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陈瑜:有的人是第二天要做血透,一定要上门做核酸韦组长这个团队真的给了我很大支撑,尤其是卸物资,东西来了要发菜,全靠他们在帮我们搬运。

住在小区4楼的康阿婆已经80多岁了,她是一位独居老人,家人不在身边。陈瑜书记时不时要过来送蔬菜,问问情况。

居民康阿婆:你那肯定是最忙的,喉咙都哑了,话都讲不出来了。小潘他们是体力上忙。

陈瑜:一定会胜利的,加油!

党员突击队的小伙子们增援到社区后,并没有多余的床位安顿。晚上办公桌上打地铺,白天爬起来干体力活。

建三居民区防疫工作组临时党支部负责人 韦心磊:这是我们蓝警官睡了一个多月的办公桌,中间还不是很平整。有时候我们送点物资到居民家中,居民会给我们深深鞠一躬,那时候感动还是非常非常大的。

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打浦桥派出所民警 蓝跃全:那天有一个阿姨叫我喊她妈妈,蛮开心的。有时候她说,你没洗澡,我说没地方洗澡,她说到我家来洗,我说这个有规定,不允许。

临时党支部建起来有一个月了,韦心磊也走过了社区里的百户千家。

建三居民区防疫工作组临时党支部负责人 韦心磊:说实话,有时候看到我们居民小区里的小孩,会一下子会想到自己的小孩。

记者:(孩子)几岁?

韦心磊:一个3岁一个8岁。

记者:太太在家待着吗?

建三居民区防疫工作组临时党支部负责人 韦心磊:对,太太原来也是志愿者,现在因为小区被封控以后,她回到了家中。因为当时核酸也出现了一些异常,当时也比较紧张,所以她才从志愿者岗位上返回(家)去。

截至4月13日,上海市全市向社区报到党员达71.9万名。像陈瑜、韦心磊这样的党员们持续顶在抗疫第一线,守护着这座人民的城市。

守“沪”有你 守护有我

大上海的小里弄,就像是毛细血管。血管虽然细小,但是却为最末端的组织输送着氧气。长长的里弄,虽然狭窄,但是它关系着这里每一位居民的日子。

不只有守“沪”有你,其实对于生活在上海的每一位人来说,抗击疫情也是守“沪”有我。无论是昨天的居委会干部还是今天的党员突击队,送菜、送药、核酸、看病……可以说,每一个人都在事无巨细中尽自己全部的力量。

这些“大白”有自己的家,而现在,他们被更多的居民也当成了家人。这样的理解和关心,成了他们彼此的支撑。

事无巨细,当一个个大白可能力不从心的时候,每一位居民的认可和善意成了大家再难也要坚持下去的勇气,今天我们看到的是弄堂里的突击队,我们知道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有着千万个突击队在时时刻刻努力着,坚守着,办法一定比困难多,让我们一起努力!

(总台记者 陈雯 周旋 李姜楠 杨静 刘子仪 程程 王睿哲)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