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惠萍,30岁,广州市从化人,广州哈雷日用品公司生产助理。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她所在的公司向香港捐赠了100万个KN95口罩,这里每个口罩都有她和工友们的心血,他们都希望能为同胞尽一份力。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洁
每天早上8点,30岁的谢惠萍都会准时到达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元洲岗村厂房。她是工厂的生产助理,穿上工服,在车间入口处用消毒液洗净双手,消毒完毕后,进入KN95口罩的生产车间。
在这里,65台全自动折叠口罩机正在嗡鸣,100余名员工会按照任务量分配到不同的机器上作业。一个正常的工作日里,2.5万个KN95口罩将从这里流出。
今年2月份,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暴发后,这家多年从事外贸的广州哈雷日用品公司向香港市民捐赠了100万个KN95口罩。2月22日,订单被下派到了厂房A01。原本近期的日计划里写着要生产5万个平面口罩和5万个KN95口罩,但接到援港通知后,厂长杨小军从其他厂房各调配了3个人,火速加入生产线。
很少有人会知道,一只送到香港市民手中的KN95口罩在投入生产前,早已汇聚了来自内地不同城市的材料和人力:熔喷布是在广东省内调配的,无纺布是从天津、上海、江苏等地的供货商那里提前采购的,用来做耳带的松紧绳、口罩中部的鼻夹、填充口罩的泡棉材料,部分来自湖北的供货商。
上机后,KN95口罩的原料会经过长约5米的成型打片机,完成定型。在一早的例会上,谢惠萍安排了10个员工在打片机作业,这样一分钟可以快速定型50个口罩。同时,30多个人需要借助超声波设备焊接口罩上的松紧带和鼻夹。待15个员工快速地贴上泡棉之后,一个立体口罩出现了。待口罩包装成袋、检测产品的外观、标识完成,成品检验通过,这只口罩会连同数万个口罩一起被打包出仓。
当时,援港订单数量大、要得急,工厂人手不够。无奈之下,厂长杨小军跟其他客户商量延迟交货期,把人手腾出来先赶援港订单。有客户爽快同意货期延迟两三天。
在工厂里,谢惠萍通知工人们将下班时间从下午5点半延迟到晚上9点。听到是赶制援港物资,大伙儿都觉得“这是要紧事儿”,加班加点地干。
工厂里的机器加速运转起来!一天的时间,20万个口罩从工厂里生产出来。下单不到3天,100万只KN95口罩就被装进了货箱。
一天下来,谢惠萍电脑里的打片机数据、口罩包装数,据累积下来有几十万个数字。当日还差多少没完成,生产计划进展如何,全都一目了然,“我能做的就是抓紧把握生产进度,早日把捐赠的口罩赶制出来。”
在此工作了3年,最让在运输线工作的邓碧璐头疼的是,疫情期间产品的运输问题。一次,公司要把防护产品运到外省,因疫情防控要求,多家公司的车辆无法提供运输服务,她和同事花了两三天时间也没有找到愿意送货的车辆。
而要把货物运到香港,路线更远过程更多,需要由车辆送往海关,等待海关安排,再开箱抽检。
但这一次,为了及时给香港市民送去口罩,海关等相关部门开了“绿色通道”。当地海关主动派人来厂房进行产品检测,缩短了开箱和海关抽检的时间。货物通过海关查验后,由火车运往广州花都港装箱,随后坐上去往香港的货船。不到一周时间,这些KN95口罩被派发到了香港市民的手中。
2月25日上午,这批援港的KN95口罩被搬运上货车。发车那天,参与援港物资生产的工人、搬运志愿者、海关人员在厂门口拉起了横幅,上面写着“同舟共济 同心抗疫”,谢惠萍觉得“这份辛苦很值得”。
“3天时间里,我们用最高的效率、最快的时间,把这批口罩生产出来,希望可以尽快地援助香港同胞。”杨小军说。
截至4月17日18时,内地支援香港医疗物资供应组提供的数据显示,在运抵香港的口罩中,KN95口罩2.83亿只、手术用口罩480万只。4月以来,香港疫情逐渐被控制住,香港市民的生产生活开始有序恢复。
对30岁谢惠萍来说,从小生长在广州的她,从未去过香港,但这一次她参与生产的援助物资可以帮助到香港市民,“很自豪为同胞出了一份力”。她的儿子5岁了,想等香港疫情结束了,带孩子去香港走一走,看一看,认识那里更多的同胞。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