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图片均由视觉中国提供
清空聊天记录,是一种神秘的重启仪式。
---------------
我的手机,最占内存的有两样东西:照片,聊天记录。照片定期倒出,记录不定期清空——听上去,有那么一点冷酷。
清空工作的聊天记录和朋友的聊天记录,是出于不同的诉求,或者说心情。
自从微信成功地让老板能24小时找到你,比电话含蓄,又比邮件直白,加上各种为某个项目临时拉组的微信群,不谈恋爱的人,微信上绝大多数的未读信息来源于工作。
当一个项目尘埃落定,清空相关聊天记录,就像一个收官存档的仪式,各位江湖再见;过程中那些甲乙丙方的爱恨撕扯,消失在虚空的赛博空间,曾有再多的委屈愤怒,也烟消云散。
清空朋友的聊天记录,原因更多一些。最常见的,就是你俩吵架了。一吵,情绪上涌,难免口不择言,事后就算和好,网上翻一页的聊天记录却“言犹在耳”。虽然清空有点像掩耳盗铃,但时间终会弥合一切——只要双方都愿意,第二天又能好得一起结伴上洗手间摸鱼。
还有的朋友,曾经无话不谈,甚至通宵达旦,但不知道何时起,你们不聊了。这个不聊,必然是双方默许的结果,毕竟只要有一人愿意说话,聊天记录也不至于停留在若干年前的那个“哈哈哈哈哈”。某天,你翻到了这个记录,几个G的记录,也换不回一个故友,不如删了干净,还能给手机腾点空间。
我一直觉得,“记吃不记打”是人类用来保护自己的进化优势。后来看到一篇文章,说科学家做了一个统计,一个人如果回忆一生中快乐的事情,大概能回忆出50%到60%之间,回忆痛苦的事情,就只能回忆30%多。所以,聊天记录作为一种辅助记忆工具,清空之后,这30%只少不多。
似乎删掉的聊天记录都是些令人不快、至少是别提了的事情。其实也不尽然,有时候,我会无差别地清空所有聊天记录——除了未完成的工作。
作为一个讲究逻辑的人,我曾做过一番推理:不愉快的记录要删掉,原因如上;愉快的记录,如果你们一直很愉快,何须回溯过往,一致向前才更有奔头。而如果你们后来分道扬镳,往事就更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而那些不咸不淡的寒暄,留着干什么,清空内存加速手机不香吗?
说聊天记录,其实说的是对过去的人和事的态度。聊天记录作为具象化的记忆,也让人产生了一种能够掌控记忆的幻觉。
曾经,没有微信,甚至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即时通讯除了电话就是短信。那时候我一个月1000条短信,都不够发,练就了过硬的九宫格盲打技艺。当时,和初恋小男友京沪异地,我计算着不超过一条短信的字数,又要把字数用到极致不浪费。
几万条短信,是那个时候的聊天记录,分手后,咬咬牙——换了个手机。一种很复杂的情感,恨不能对方立刻从地球消失,又下不了手删除过去几年的痕迹,那一句句矫情文学,都是少女的心啊。事后复盘,这不是余情未了,这是高估了自己的深情。
因为没过两年,大学毕业了,收拾抽屉,翻出那个旧手机,出于好奇重新打开,翻了几条里面的记录,说文艺一些是恍如隔世,说直白一些是索然无味,甚至想问“你哪位”。电影里说得很对,真正的忘记,不需要努力。
所以,清空聊天记录更像是一种仪式。从心理学上讲,仪式感的强度跟效应具有正相关关系,在祈祷时也许表现为“心诚则灵”,在成功学上可能就是“相信自己”,仪式越隆重,效果越好。
试想,当你深思熟虑,温习了和他之间上翻几十页的记录,然后长按头像,深吸一口气,停顿数秒,终下手选择删除该聊天。当那些语音文字图片表情包消失,并不意味着记忆消失,但不必着急,相信自己、心诚则灵。
记录易清空,记忆会消逝,但往事一定会在你身上留下痕迹。当你某天无意中点开那个头像,脑子里首先闪现的,就是你们之间真正牢固的链接。这时,空白的对话框就如同谍战片里的密函,过一遍特制的时光的药水,才能显现真正重要的信息。
白简简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