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有我在】丁浩:为抗疫的医生打造安全的“战场”

2022-04-22 15:36:41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丁浩,31岁,黑龙江省鹤岗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的工程师,2022年参与中央援港应急医院项目一期的建设工作。他说,“在年轻的时候,一个平凡的人能为国家做出贡献,是一件值得回忆的事情。”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洁

在落马洲的中央援港应急医院里,病房的正下方1米处都安装着6个阀门,多条管线也交织在这里。它们控制着病房的通风、照明、电器等设施的运转。身高一米七的丁浩从侧面钻了进去,因夹层空间狭小,他只能顺着管道匍匐前进,查看每一个阀门的开关状态、管线的破损情况。

落马洲位于深圳和香港交界处,3月里中午的太阳晒得人正热,但夹层里空气流通不畅,闷热潮湿。在里面待上3个小时后爬出来,丁浩的口罩都已被汗水浸透。

3月初,丁浩被公司派到落马洲,参与中央援港应急医院项目一期的建设,负责与暖通技术相关的工作。

这不是丁浩第一次参与抗疫。2020年疫情暴发初期,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亟需建筑人员,他就瞒着父母,报名参加了应急院区建设。这次香港第五波疫情暴发,他再次成为一名逆行者。

1991年在黑龙江出生的他,和部分同龄人一样在外地打工,但心中却有一种朴素的信念。小时候爱看动画片黑猫警长、电视剧西游记,“总觉得好人就应该救死扶伤,敢于挺身而出,拯救百姓。”后来,他在电视里看到抗击非典的新闻报道,打从心底里佩服那些冲在一线的医生、志愿者,梦想着自己将来有一天也可以为国家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中央援港应急医院一期项目要建造500个负压病床,从事与通风技术相关的丁浩明白,这是“打造一个安全的‘战场’。”自己的工程看似琐碎,但却与病房的安全紧密相连。在现场,病房是以集装箱的形式完成安装的,对房间的负压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旦达不到预期工程的设计效果,那么病人入住后,携带病毒的空气,无法通过固定的通风管道进行消毒处理,就会在房间内部形成内循环机制,带着病毒的空气就可能沿着房间的边角扩散,这样就会对应急医院的医护人员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建设应急院区时,丁浩与精装单位同事通过给房间的边角打胶,调整设备,使病房环境达到负压标准线,让空气沿着固定管道流通。

有了经验,丁浩和同事们在去落马洲之前,就做好了图纸规划,小到技术参数和设备运转指数,再到现场可能出现的材料不足、设备碰撞或图纸设计不清晰等突发情况,能想到的都想到了。3月9日,他们进入中央援港应急医院项目一期现场。

第一次病房调试时,他们依据提前预估的设备参数、管道漏风系数、出风风口系数等指标对设备进行了调整。当通风开始后,绝大部分病房顺利通过了密闭性负压测试。

3月28日,多个病房、医护用房都需要依次进行调试,这是一次大考。丁浩和同事们钻进一个个病房夹层空间,检查设备和管线,从28日上午11时开始,持续调适到第二天上午7时,“早一天完成调适,就可以早一天完成任务。”

3月31日,所有病房的负压调适完成。进入施工现场20多天来,丁浩第一次有时间看看落马洲的风景,这里的蓝天白云。

离开落马洲已经20多天了,丁浩从未想到自己能成为新闻报道里的“平凡英雄”。在他的箱子里,一直存放着援助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建设的纪念章和中央援港应急医院项目一期的纪念衫。“在年轻的时候,一个平凡的人能为国家做出贡献,是一件值得的回忆的事情。”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