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推出“中华民族读书典故”系列数字藏品

2022-04-23 17:09:24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2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林 魏婉)今天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中国青年报社推出了“中国青年报2022世界读书日中华民族读书典故系列”美术设计作品,共六幅。这套电子书签形式的数字藏品,旨在鼓励更多人重拾读书的乐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正能量,点燃读书和求知的精神,已于今日正式上线淘宝客户端的阿里拍卖平台之“数字藏品”板块。

古训言: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在中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读书人努力读书求知的故事不胜枚举,中国青年报社选取6个与读书相关的典故(“囊萤映雪”“韦编三绝”“凿壁偷光”“高凤流麦”“牛角挂书”“温舒编蒲”)作为主题,联合众创新业(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设计出一套电子书签形式的数字藏品。

为体现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精神,这组作品使用国潮插画的风格创作,并加以复古风的版式和文字设计,围绕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正面分别是不同读书典故的手绘创作,背面为中国青年报“世界读书日”的主题设计,并加入一些实物立体效果,希望通过艺术表现,唤起更多年轻人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读书和求知精神的热情。

很多人所熟知的成语“凿壁偷光”,就是由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出自《西京杂记》:“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因此,该成语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仍发奋读书、刻苦学习。

读书典故之囊萤映雪。出自唐·欧阳询等撰《艺文类聚·续晋阳秋》和唐·徐坚撰《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囊萤:晋代车胤年少时家贫,苦学不倦,夏天用练囊装萤火虫数十只来照明。映雪:晋代孙康聪明好学,但家贫不能点灯,冬天利用雪地的反光来读书。“囊萤映雪” 也作“囊萤积雪”,用来指勤学苦读,体现古人为获得知识和智慧与贫困作斗争的精神。

读书典故之高凤流麦。东汉时期的高凤,青年时以种田为生,却痴迷读书,白天黑夜都不停息。他的妻子有次到田地里去,让高凤看住鸡,别吃到庭院里面晾晒的麦子。之后突然下起暴雨,高凤却一直拿着竹竿读经书,没发觉雨水冲走了麦子,妻子回来后责问他,高凤这才恍然大悟小麦已被冲走了。后来高凤成了著名的学者,在西唐山教书,年老后依旧热衷读书不知疲倦,闻名于天下。后人于是以“流麦”“弃麦”“麦不收”等来形容专心读书。

读书典故之牛角挂书。唐李密贫寒,只能用薄草做的鞍鞯垫着来骑牛,他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边走边看。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

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这些等闲之辈所具有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隋炀帝九年,杨玄感在黎阳起兵,派人入函谷关迎接李密。后人以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学习刻苦。

读书典故之韦编三绝。韦编三绝本指孔子勤读《周易》,致使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刻苦治学。孔子之所以成为影响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家,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兼收并蓄,勤于学习,取众家之长,成一家之言。韦编三绝所颂扬的核心精神是学习应该勤奋。

读书典故之温舒编蒲。温舒编蒲是形容勤学的典故,出自《汉书·贾枚邹路传》。路温舒,字长君。他的父亲让路温舒去牧羊,路温舒就采集水中的蒲草,裁成简牍的形状,用绳子编缀起来,在上面写字。此后“编蒲”便成为勤学、苦学的典故。晋时的王育也在牧羊时折蒲学书,最后博通经史。此典的其他形式有“编蒲”“截蒲”“削蒲”“题蒲”“编简”等。

喜欢这套数字藏品的读者,可以点击链接https://m.tb.cn/h.fJ0ItQR?tk=tqpl2RjUoZ2进行购买。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