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龙(上)和巢湖鱼龙(下)复原图。
石顺义、Nobu Tamura绘
出现得比恐龙还早,身形像鱼,却拥有更尖锐的鱼吻、更长而强壮的前肢骨,在当时的海洋中扮演“高级掠食者”角色……最近,我国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具早三叠世的鱼龙类化石。这是世界范围内的全新属种,由于发现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被命名为“粗壮百色龙”。
它体长3米,游泳能力强,是目前我国发现最大的早三叠世鱼龙类化石。2022年4月,这一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生物学期刊《PeerJ》在线发表。
这项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韩凤禄、江海水,联合贵州省地质调查院、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的科研人员共同完成。
2017年5月,贵州省地质调查院在广西百色隆林县者保乡开展野外区域调查时,于一处山地边发现了它。其裸露于外侧的一些凸起部分,疑似脊椎动物的椎体和肋骨截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生物学系江海水教授、韩凤禄副教授、陈龑老师受邀前往当地考察发掘,进一步确认其系脊椎动物的椎体和肋骨化石。研究团队花了两天时间,将含有化石的围岩取出,运至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修复。
近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见到了这一化石。化石主要包含了躯干的前半部分,包括前部背椎、肋骨、腹膜肋和一块肢骨。
韩凤禄介绍,化石发现于海相地层中,具有双凹型椎体等海生爬行动物的典型特征。但是,化石未保存头骨和大部分肢骨等关键部位的特征,这给鉴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经过多方对比研究和统计分析,研究团队最终识别出了一些关键特征。比如,其肋骨比较纤细,而且在近端不加厚;其腹膜肋中部具有长而细的突起。“这件标本虽然保存不完整,但具有鱼龙类所独有的一些特征,不同于鳍龙类等其他海生爬行动物。”韩凤禄说。
与其他的中生代海生爬行动物类群比较起来,鱼龙生存的时间最长。其繁盛于三叠纪和侏罗纪,最早出现在约2.5亿年前,在9000万年前灭绝。目前发现的鱼龙,最早出现在早三叠世,在日本、加拿大、北欧和中国湖北、安徽等地有过正式报道。它们多为小型个体,其化石材料和分布范围都较为有限。
我国此前发现的早三叠世鱼龙类,主要以巢湖龙为代表。这些早期鱼龙类个体多在1米以下,属于分布地域性较强的动物,其游泳和迁徙能力被认为较弱。
此次在广西百色发现的标本体型较大,经研究团队估测,其全长可达3米,远大于此前国内发现的早三叠世鱼龙。同时,该标本保存的一块肢骨,被鉴定为桡骨,长而粗壮,形态十分规整,各个方向上都具有较高的对称性,近端关节面略微凸出,远端具有2个大小相近的平整关节面,“从复原后的外表推测,其身体比较修长”。
百色龙是早三叠世鱼龙类化石在广西的首次发现,拓宽了国内早三叠世鱼龙类的地理分布,也增加了早三叠世鱼龙类的形态多样性。相比其他早期鱼龙类,它有着更长的、更强壮的前肢骨,“这暗示了百色龙可能具有更强的游泳能力,或许可以在古特提斯洋中进行较长距离的远洋活动和迁徙。”韩凤禄说。
复原图显示,百色龙具有优美的流线型外形,以及大的眼睛,强有力的尾鳍。其类似鱼类的体型下,是一副经过了深刻改造的爬行动物的骨架。
团队成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四光学院地质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任纪澄介绍,鱼龙拥有相对大的眼睛,表明它具备敏锐的视觉,可以在昏暗的水体环境中捕食软体动物和小鱼小虾;它的四肢已经演化成桨状的鳍肢,好比“船浆”,新月形的尾巴是“推进器”,颈椎很短,颈部不明显,可以减小水的阻力。这些优势条件都有利于其在水中“游刃有余”,在中生代海洋扮演“霸王”角色。
韩凤禄强调,但它仍属于爬行动物。他说,“它们可能是从陆生爬行动物演化而来,关于其起源和早期演化,仍然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通讯员 庞伟红 来源:中国青年报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