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大漠中,几十辆推土机次第排开,在漫天黄沙中纵横往复,机车的履带把沙地压出一道道辙痕,随即又被风沙掩盖……大自然的伟力与人类的不屈在这里交锋。
这场持续5年的较量终见高下。6月30日,南北贯穿“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尉且沙漠公路正式通车,成为祖国南疆又一条交通大动脉。自此,新疆且末到库尔勒的行车里程缩短了280公里,时间从12小时缩短为6小时。
【资料图】
网友惊呼:“基建狂魔征服‘死亡之海’!”这看上去战无不胜的“基建狂魔”其实是由1000多名平均年龄仅29岁的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铸就的。
1700多个日日夜夜,他们深入无水、无电、无信号的沙漠腹地,与风沙、高温、寂寞为伴,用青春开辟出堪称奇迹的“生命之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尉且沙漠公路地处塔里木盆地,穿越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全长334公里的沙漠公路沿途有30多座高大的沙山,最高的接近百米,还有30多处洼地,最长的绵延12公里。
摆在中国交建建设者面前的是看似难以完成的任务——在沙漠里挖平沙山、再填满洼地。
在沙漠里修公路,推平沙丘是路基施工的前奏。杨文杰和同事们如同蚂蚁搬家一样,驾驶推土车重复着推沙、铲沙、运沙的动作,从日出到日落。
推平一座沙山的方法听上去很简单:把推土机开到山顶,然后从不同方向向下推沙。这个过程被称为“剥洋葱”。
40多台大型履带式推土机在沙漠里一路推进,直到一座30层楼高的沙山出现在眼前。
这沙山绵延两公里,现场最有经验的师傅都感慨,“干了一二十年,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沙包!”大家一起“剥”了七八天“洋葱”,沙山看上去却没有变化。杨文杰他们必须拿下这只“拦路虎”,在沙漠腹地,他们一干就是4个月。
春夏季节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夏季最热时地表温度接近70摄氏度,滚烫的流沙可以直接把生鸡蛋烤熟。沙漠里没有水、食物以及其他生活物资,一切全靠外运。最近的取水点,往返一次要250多公里。
施工的分分秒秒都在考验人的生理极限,这些年轻人知道,必须速战速决,最大限度提高效率。他们一边施工一边研讨,经过10余次头脑风暴,大家最终选定“三层推法+皮带机传输”施工法。
沙山太大,推土机需要把推下的沙送到500米外,可如此往返不仅耗费时间,且沙子容易漏,增加工程量。
不到30岁的土建经理闫海带着团队尝试了各种办法,最终大家参照煤矿运输方式,设计了一条输送带,一端位于沙山底部,另一端延伸到填方段或弃土场。推土机驾驶员只需要将机斗里的沙子卸在输送带上,就能掉头继续推沙,施工效率明显提升。
就这样,年轻建设者们在沙漠中将大大小小的沙山夷为平地,推出了一条300多公里长的平整沙基。整个项目挖填方量高达2500万方,约等于2.5个西湖蓄水量。
在最苦最累的时刻,这些年轻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没有比脚更远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会与风沙和酷热打交道
在沙漠里搞建设,每个人都要学会与风沙和酷热打交道。
这里是中国最干旱的地方,全年平均降水不超过100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
来到这条被称为“施工条件最恶劣、建设难度最高”的沙漠公路之前,闫海一直在福建修高速公路。初来乍到,还没来得及欣赏大漠风光,他就收到了一份印象深刻的“见面礼”。
那天,沙尘暴席卷了尉犁县城,“天与地连成灰蒙蒙的一片,人站在窗前,看不见对面的楼”。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样的沙尘暴再平常不过了。
90后谭陈是尉且沙漠公路项目的测量队长,他与同事要用脚步丈量公路途经的每一寸土地,在实地做好标志。可沙漠里只要刮一场风,线路上的标志和记号就会被破坏,他们只能“反反复复、边修边测”。
一次,谭陈和3名同事正在野外作业,沙尘暴呼啸而来,“人被风推着走”。谭陈回忆,当时根本看不见周围的同事,更听不到他们的声音,耳边只有风卷着沙子的哗哗声。
所幸,当时的作业地点在沙漠边缘,大家就近找到几棵梭梭树躲了起来。等到狂风停歇,谭陈的鞋子已被沙子完全掩埋。
一旦起了沙尘,推土机也要停止作业。密闭的驾驶舱也挡不住那些细沙“魔鬼”的造访,驾驶员只能坐在车里“吃土”。
沙尘暴后,推土机迎风一面的沙子被吹走,车子就会斜陷入沙中,要把它扳正还得花不少时间和力气。
沙漠酷热超乎人们想象。那里几乎见不到大汗淋漓的场面,闫海解释说,因为“汗水来不及成形就被蒸发了”。
摊铺沥青是真正在沙地上“煎熬”。“沥青温度要保持在135-145摄氏度之间,才能达到设计压实度从而保证道路质量。”尉且沙漠公路项目工程技术人员刘文国说。
头顶晒着,脚下烤着,工人几乎是360度承受着高温炙烤。尽管大家从头到脚捂得严严实实,但阳光依然会见缝插针钻进来,不少人脖子后面都被晒掉了好几层皮。
刘文国会在铺好的沥青上面反复走动检测质量,常有沥青颗粒被带起掉入鞋内,立即在脚踝周边烫出大小不一的泡。一开始刘文国还会咧着嘴喊疼,“后来就习惯了”。
中国智慧创造人类治沙奇迹
为保护建好的公路免遭黄沙掩埋,建设者采用了被外国人称为“中国魔方”的“草方格”技术。
“草方格”是用芦苇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方格状的挡风墙,通过让地面变粗糙,减小风力,阻挡流沙,保持水土。
在起伏不平的沙地上施工,机械化派不上用场,完全要靠人工。在极寒极热的大沙漠中,工人首先要将每捆70公斤重的芦苇扛进沙漠,再在沙丘上划好施工方格网线,将修剪整齐的芦苇横放在方格线上,用铁锹将芦苇从中间嵌入沙中,最终形成长宽各1米的方格。
尉且公路5800多万平方米的草方格,就是靠400多名作业工人,用了700多天的时间一锹一锹插下去、一脚一脚踩出来的。
草方格的外围,在道路两侧100米处还建起了防沙栅栏。建设者以木桩为立柱,以尼龙网为面料,用细铁丝将两者紧紧拴绑在一起,形成一道数百公里长的绿色屏障,成为阻挡风沙的首道“防线”。
27年前,中国第一条沙漠公路塔中沙漠公路建成通车时,有人预言,“死亡之海”里的路即使修好了也会因为被沙尘掩埋而很快废弃。
如今,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又多了几条公路。中国人用智慧和勤劳打造的防沙固沙工程创造了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
跨越塔里木河时,建设者修起了全长1300米的特大桥梁,目的是减少对农田的占用、减少对胡杨林的砍伐,保护生态环境。5年来,这些年轻人在与大自然搏斗中,也渐渐学会了与之和谐共处,他们希望,等到离开那一天,除了道路,什么也不留下。
真正看见尉且公路真容时,谭陈已经坐上了返回家乡的飞机。从高空俯瞰,尉且沙漠公路如一条漂亮的黑丝带飘落在“死亡之海”上。
今天,那条印着这些年轻建设者“不破楼兰终不还”誓言的沙漠公路,正在成为解决南疆百姓出行难、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大美新疆的希望之路。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来源:中国青年报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