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湛泾辞了城里一家国有银行的工作,回到家乡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大埠乡杨雅村。她带领乡亲们组建杨雅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蜂蜜等特色产业。让曾经群山环抱、偏僻闭塞的村庄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富裕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0年底,江西省启动实施“新时代赣鄱乡村好青年”(以下简称“乡村好青年”)选培计划,旨在通过5年时间,选树培养一支规模约10万人的乡村振兴青年骨干力量。2021年起,全省遴选的4万余名“乡村好青年”进入大众视野,成为赣鄱乡村振兴路上的一支生力军。湛泾就是其中一员。
“乡村好青年”遴选推荐按照“奉献家乡有情怀、服务‘三农’有感情、干事创业有本领、带领致富有办法、热心为民有口碑”的“五有标准”,先由村党支部广泛摸排在村及在外18-40周岁农村青年,再由乡镇党委对人选进行择优比选,分成为民服务、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专业技能、文化引领等6类。每个乡镇由团委牵头组建“乡村好青年”联盟,常态化开展创业沙龙、理论学习等活动。
“年轻人都出去了,村里的蜂蜜、茶油等产业发展不起来。”之前,怎样让更多青年返乡,难住了吉安市永丰县三坊乡下坊村党支部书记胡气新。“乡村好青年”选培工作启动后,胡气新主动联系在深圳工作的王玉萍,向她介绍家乡的发展变化及创业政策,成功将其吸引回乡。
让30万余元山货“走”出大山,这名95后“乡村好青年”仅用了1年时间。如今,借助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直播引流,王玉萍被称作“吉安李子柒”。
像王玉萍一样,江西省首批选培的2.2万名“乡村好青年”中,有8500余人为返乡青年,他们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活力。
成为“乡村好青年”后,井冈山市退役军人李俊清开阔了眼界,交到了朋友,还收获了荣誉。李俊清投身家乡电商产业已有7年。去年10月,他受邀参加江西省委组织部、团省委联合举办的全省“乡村好青年”培训示范班,现场聆听了省内外优秀农业专家授课,受益匪浅。
通过团井冈山市委组建的“乡村好青年”联盟,李俊清还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创业青年。今年2月,凭借其对农村电商的贡献和影响力,经团市委推荐,李俊清荣获“江西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
李俊清收获的这一切都离不开有关部门的精准培养。遴选过程中,乡镇党组织全面掌握人选基本信息,并按照“一人一策”的要求,由县级相关部门逐人提出并落实技术培训、融资支持、学历提升、岗位锻炼、推荐入党入团以及荣誉激励等培养措施。
抚州市宜黄县神岗乡“乡村好青年”陈倔强,养殖生态猪多年,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着他。2021年,团江西省委联合浙江网商银行开发针对“乡村好青年”的专属金融产品,团宜黄县委联合乡镇党组织为陈倔强申请了30万元贴息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截至目前,江西省已有1280名“乡村好青年”享受金融扶持,3400人参加创业技术培训,62人荣获“江西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1200余人被推荐入党入团,950人参加“青马工程”班学习。如今,一批批“乡村好青年”在乡村振兴一线崭露头角,展现青春作为。
几年前,萍乡市湘东区排上镇“乡村好青年”戴中华返乡承包了350亩土地制种,并组建了北兴种植专业合作社。
针对稻田植保工作人工作业时间长、工作效率低、喷洒危害性大等问题,戴中华多方考察,引进了植保无人机作业。“过去一人一天能施肥10-12亩,现在无人机1小时便可施肥30亩左右。”戴中华介绍,技术成熟后,他在全区范围内无偿推广普及,带动周边1500余户农户提高了耕作效率。
“乡村好青年”不仅为乡村带来先进理念和生产方式,还壮大发展了特色产业,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带富了一方百姓,改变了乡村面貌。
“柚娘”吕燕苘扎根乡村,创办“村e邮”茭塘服务站,成立柚娘马家柚果苗专业合作社,不仅亲自传授农户马家柚种植繁育技术,还帮乡亲打开销路,带动30余户农户每户年均增收7500余元;靠着返乡养殖黑斑蛙,宜春市奉新县“乡村好青年”陆艳霞帮助500余人解决就业难题;上饶市铅山县紫溪乡紫溪村“乡村好青年”李游扎根乡村开展法律宣传服务,牵头组建铅山县新航驿站,观护帮教未成年人20余人。
据统计,江西省共有9000余名“乡村好青年”投身特色种养产业,带动10万余名村民增收;有7000余人进入村级组织任职锻炼,大大充实了基层组织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卓琼 通讯员 曹建洪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