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7月15日电 (刘政宁、徐雯瑄)盛夏时节,重庆市大足区中敖镇观寺村阳光普照、绿意盎然。一大早,成片的桑园里,村民们正趁着清晨的凉爽采摘桑叶,桑园旁坐落着标准化的小蚕共育车间和现代化的大蚕养殖车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依托这一片片小小的桑叶,中敖镇大力发展蚕桑养殖产业,在盘活土地资产的同时,也有效助推了村民增收,编织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丝路”。
郭高奎正在疏蚕。张雪莲摄
返乡人才带动村民共同参与
大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土质宜种性广,自古就有养蚕的传统和基础。“村里正在打造的蚕桑产业前景广阔,你们将土地流转后,不仅可以获得土地流转金,还能在产业基地里务工……”2014年,观寺村村委会在村里召开了一场院坝会,发动村民积极参与到蚕桑产业中来。
当时还在外地当厨师的村民郭高奎,正好回家探亲,也参与了这场院坝会。“现在农村的政策这么好,能在家乡发展产业,总比一直在外打工强。”听完村干部的介绍后,他又详细了解了产业的规划,便下定决心辞掉外面的工作,回乡做起了蚕桑产业的“带头人”。
让郭高奎没想到的是,当时很多村民并不赞同。“土地流转是什么?你们把土地拿走我们怎么办?土地就是我们的根!”听说村里要发展蚕桑产业,村民王大爷当场就拒绝了。在他的观念里,土地就是荒着,也不能被别人拿了去。
“大爷我给你算一笔账,你自己对比看一下,土地荒着没有收入,可流转后每年都能有收益,你自己还能靠养蚕和务工获得收入……”郭高奎连续多日前往王大爷家,耐心地给他指出发展产业的好处,并专程骑着摩托带他实地参观了正在打造的蚕桑基地。
“好嘛,这个看起确实有搞头,算我一个。”站在田埂上,王大爷终于应承了下来。在村干部和郭高奎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积极参与到蚕桑产业中来。
工作人员在蚕棚收蚕。中敖镇产业办供图
技术升级让产业焕发新活力
几年时间过去了,由于老旧的农户散养模式以及缺乏技术力量的支撑,蚕桑产业的发展面临困境。如何焕活传统蚕桑养殖,技术的革新与产业升级迫在眉睫。2018年,埂生基(重庆)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进驻,给观寺村带来了希望。
该公司是一家集桑树种植、家蚕养殖、良种繁育、科普旅游等为一体的蚕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公司。很快,该公司就在当地建立起了智慧蚕桑指挥中心——技术人员只要通过电脑系统轻轻一按调控键,就可远程调控蚕房温湿度、实现核心示范区桑园的自动化灌溉、基地农事信息自动化收集传输和自动化办公调度……
同时,针对土地资源闲置、荒废、利用率低等问题,通过“桑+蔬”“桑+粮”等间作的方式,在坡地、旱地采取桑蔬套种轮作模式建设基地,将山高沟深不适宜发展其他产业的区域打造桑木林,大力提升土地利用质效。
埂生基(重庆)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烨介绍说,目前,以“龙头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农户”的模式,已发展成员企业17家,覆盖中敖、国梁、珠溪、宝兴4个镇10个村,已经建成标准化、集约化桑蔬间作基地6000亩,养殖车间14个。
李烨说,大规模种植桑树和养蚕要求种养殖过程中的标准的统一,让生丝的品质告别从前质量良莠不齐的同时也让生丝的品质得到了飞速的提升,从而助推蚕桑产业的良性发展。
蚕桑种植基地鸟瞰图。中敖镇产业办供图
产业兴旺让村民增收有门路
“蚕桑产业真心不错,风险小、回报好,还有专业的公司来帮助我们,我去年的收入比原先多了一万多呢,今年老伴也被我动员参与进来了。”说起蚕桑产业,村民王延蓉笑得合不拢嘴。
王廷蓉算了一笔账,原来在外做点零工,每个月收入不到2000元,参与蚕桑产业后,每天的工资都是根据采摘桑叶的多少来计算,单单是采摘桑叶挣的钱都比原来多,而且还有土地流转收入。最让王廷蓉高兴的是不用出远门了,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既方便照顾家人,闲时还能发展点其他产业。
蚕桑产业的蓬勃发展,让中敖镇不少村民都尝到了增收致富的“甜头”。截至目前,中敖镇今年已养殖2季,收茧43吨,今年全年预计收茧200吨,预计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平均股权分红收入可达10万元。产业在各村的发展,已带动了3000多户农户参与,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
“目前,村里正计划引进木制方格蔟、桑枝菌成套设备等,大大提高蚕农劳动效率和蚕丝产品质量,提升产业附加值,使蚕农由传统劳作向机械化转变。”中敖镇党委书记龚文川表示,下一步将加大蚕桑副产品加工开发研究,进一步延伸蚕桑产业链,吸纳更多年轻人返乡就业,促进蚕农稳定增收。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