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河源理工学校舞蹈作品《板龙迷》在河源市文化馆上演。河源理工学校供图
“年轻人有活力,有创新意识,学习吸收新鲜事物的速度很快,对于‘非遗’来说,他们是十分重要的传承人群。我非常希望年轻人能够喜欢、主动推广‘凳板龙 ’,利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非遗’。”在中国青年报“温暖一平方”直播间里,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凳板龙”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和平县文化馆副馆长王小曼说。
(资料图片)
就在王小曼说这番话的当天,河源理工学校“凳板龙”舞蹈队00后成员叶嘉欣在朋友圈里发布了一段排练、表演“凳板龙”的视频,并写道:“很荣幸能够参与‘凳板龙 ’的演出,去传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指导,很开心和大家一起完成这段精彩的舞蹈。”
当板凳化作“龙”
王小曼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凳板龙”始于明清时期,《和平县志》记载:“元宵自十三至十六夜,各悬灯于门,鼓乐饮酒,儿童扮狮子龙灯到人家庆贺。”逢年过节,舞龙、舞狮等各种民间艺术在和平县城内游遍大街小巷,好奇好动的孩子们身穿新衣,满街追逐着观看舞龙,也情不自禁地拿起箩筐模仿大人舞狮,举起长凳模仿大人舞龙,一边舞一边唱着童谣,这便是“凳板龙”的由来。
2004年,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文化馆对客家民间艺术进行梳理、挖掘,对“凳板龙”重新进行了制作和编排。歌词唱十二月歌,曲调为采茶曲调,配上锣鼓板伴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舞台“凳板龙”表演艺术。为了更加适合舞台演出,2007年,王小曼又将锣鼓板伴奏改为童谣与采茶歌相结合的音乐伴奏,节奏欢快,步法轻松,展现出孩子天真、活泼的特点。“2007年,我们对县里的传统文化艺术资源进行普查的时候,发现了这项少儿民间舞蹈艺术。之后我们走访老艺人,发现好多老艺人已经不在了或已不再登台,这项艺术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于是我们收集整理了为数不多的文字资料,在此基础上,融入我们的理解和时代特色,将‘凳板龙’重新配乐、编排,再次搬上了舞台。”
传承,需要亲身去感受
王小曼相信,学校是传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于是,和平县文化馆与多所学校进行合作,让“凳板龙”走进学生们的课内和课外。河源理工学校便是这些学校中的一所。2019年,河源理工学校的舞蹈教师伍培林将“凳板龙”以课题的形式引入学校,创立了“凳板龙”兴趣小组,开启了“凳板龙”的校内传承。“‘凳板龙’是和平县唯一的少儿民间舞蹈艺术。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来自河源本地,学习‘凳板龙’可以增进他们对家乡的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达到增强文化自信的目的。另外,通过舞蹈的学习和排练,也可以提升学生们的协作能力,让他们更加团结。”伍培林说。
7月2日,叶嘉欣参与了在河源市文化馆进行的“凳板龙”演出录制。在之前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她几乎每天都会拿出3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进行排练,并且乐在其中。叶嘉欣是民族音乐与舞蹈专业的学生,她热爱舞蹈,通过舞蹈表达内心的情绪让她很享受,她说舞蹈带给她快乐和自信。“在加入‘凳板龙 ’舞蹈队之前我只知道板凳是用来坐的,没想到还可以用来表演。我平时跳的是民族舞和街舞,这支《板龙迷》给了我不一样的体验,在跳这个舞蹈的时候我需要把自己想成一个小孩子,展现出活泼和好奇心。每一个动作、表情和眼神我都会反复对着镜子练习,尽可能真实、完美地演绎出孩子在玩耍中的天真与童趣。在练习的过程中,我的表情管理能力和表现力都增强了很多。”叶嘉欣说,她希望通过舞蹈将传统文化的魅力传递给更多的人,即使走下舞台,走出校园,这支《板龙迷》她也会一直跳下去。
牛康义是舞蹈队中唯一的男生,他在舞蹈中饰演一名学徒,“其中有个情节是学徒舞龙舞得不熟练,突然摔倒了,这个动作我练习了很久;另一个难点是对音乐节奏的把握,也就是‘卡点’,需要多练习。”牛康义说,中华传统文化有历史、有韵味,背后有许多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他。在学习“凳板龙”的过程中,他还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到了诸如客家童谣、猫头狮等各类河源地区的其他“非遗”项目,这些都加深了他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在校园外,他开始更加关注“非遗”文化,经常通过书籍、网络查阅相关的知识与历史。
对于“凳板龙”的传承,河源理工学校并没有止步于舞蹈这一部分,还将“凳板龙”文化植入服装工艺、毕业设计、舞蹈创编等课程,丰富教学内容。“我们把‘凳板龙’的元素融入各类艺术课程中,比如服装专业的学生会结合本地的服饰特色和‘凳板龙’文化特色,设计我们的演出服装。我们的学生还设计过具有‘凳板龙’元素的手机支架、抱枕、挂件、拼图等文创产品,未来还会不断扩大和丰富产品品类。这是河源理工学校用传统文化项目联动专业建设,推动专业集群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伍培林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鼎 来源:中国青年报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