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是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的30周年,抚今追昔,我们不能不为两岸中国人处理政治分歧的智慧而感到敬佩。
“九二共识”的形成反映出海峡两岸求同存异的精神。“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约定俗成的政治名词,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接受。它的形成,反映了1992年两岸两会在香港会谈中秉持求同存异的精神,追求海峡两岸最大的共识。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两岸两会在香港举行商谈,就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表述方式进行讨论,其中海基会代表拿出的第八种表述方案提出:“在海峡两岸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但对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这个表述方案对“一个中国之原则”与“一个中国的涵义”作出了区分,采取了求同存异的做法。海基会还建议“以口头声明方式各自表达”。海协会经研究后认为海基会提出的第八种方案可以接受,11月16日,海协会致函海基会,同意以各自口头表述的方式表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的态度,并提出海协会口头表述的意见为:“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涵义。”海协会的表述方案同样区分了“一个中国原则”与“一个中国的涵义”,同样采取了求同存异的态度。
“九二共识”的形成是海峡两岸双方共同意志的体现。“九二共识”寻求了海峡两岸均能接受的共识,而这样的共识不仅表现在1992年两岸两会香港会谈双方所提出的表述方案中,而且也表现在1992年前后台湾当局所公开发表的正式文件中。1991年台湾当局“修宪”维持了“一个中国”的两岸关系定位。1992年2月台湾当局通过的《国统纲领》表明:“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国家的统一,乃是中国人共同的责任。”1992年7月台湾当局通过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确立了“一国两区”的两岸关系法理架构。1992年8月1日台湾当局就“一个中国”涵义做出的结论也表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但双方所赋予之涵义有所不同。”“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可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并非大陆强加于台湾的,而确实是双方共同意志的体现。
“九二共识”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李登辉在岛内权力的稳固,其在“九二共识”的立场上开始出现倒退与反复。陈水扁上台后,更是把“九二共识”解读成“没有共识的共识”。2005年4月,国共领导人会面,并且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的新闻公报,明确指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并且双方达成“促进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速恢复平等协商”的共识。
在海峡两岸均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2008年马英九上任以后,两岸关系得以迅速改善,走上了和平发展、合作双赢的正确道路。在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下,两岸两会恢复了谈判,签署了23项协议,达成了多项共识,解决了台湾当局以适当身份参与世界卫生大会和国际民航组织的问题。两岸各领域各层面的交流交往不断扩大和深化。两岸人员往来规模翻了一番,2015年达到了985.61万人次。2015年11月还实现了两岸领导人的会面。这些成果的取得都是建立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之上实现的。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推翻海峡两岸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两岸关系又回到了对立对抗的危机之中。
没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作为两岸交流交往的共同政治基础,也就没有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丰硕果实。没有了“九二共识”这个压舱石,两岸关系这艘航船就不得不在风高浪急的波涛中艰难前行。事实证明,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有能力、有智慧秉持求同存异的精神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也可以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对海峡两岸的政治关切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
(作者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张文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