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滚动:南京邮电大学:在田间地头上好“大思政课”

2022-09-08 07:28:2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带着孩子们上一堂“暑期预防溺水”主题的美术课,为农村描绘色彩斑斓的墙面,带领中小学生参观自动化兰花养育大棚,体验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

这个夏天,南京邮电大学共有2000余支团队走出校园、走向乡村、走进企业、走入基层、走上抗疫第一线,开展2022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田间地头上了一节“思政课”。

革命故地寻根筑梦


【资料图】

大学生志愿者鲍捷带领该校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重走战邮路”寻根筑梦团队,深入学习山东战邮历史和南邮红色校史。

1942年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山东战时邮务总局成立。同年4月,在山东省莒南县东甘霖村,山东战时邮务总局开办战时邮务干部训练班,南京邮电大学的办学前身便由此诞生。

团队成员张子慧边走边通过直播镜头为大家讲述那段“战邮记忆”。

8月中旬,该校南邮知青小分队来到陕西省延安市,从张思德纪念馆到枣园革命旧址,从清凉山脚下到宝塔山上,他们在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里一睹将军荣光,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高唱《东方红》。

熊慧是社会与人口学院“红柚芳华”社会实践调研团的队长。今年夏天,调研团来到了井冈山。最令熊慧难忘的就是急行军和编草鞋实践课程。穿上亲手编织的草鞋,同学们仿佛回到了那段闪耀着光辉的长征岁月。

据了解,该校多个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南京市、莆田市、温州市、桂林市多地,重走革命故地,探寻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

绘就美丽乡村“新图景”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明德小学和新疆石河子市第二十九中学在这个夏天迎来了一群“专业”的大哥哥大姐姐。

今年是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七彩假期,童心向党”支教团连续开展教育帮扶活动的第五年。

团队指导老师高艳丽介绍,他们依托专业优势,开发“双语”党课,同时将党史宣传与文章、歌曲、演讲、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式结合,助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打通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最后一公里”。

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墙绘,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江苏省南通市顾陶村乡村振兴建设的美好风貌。

这是该校传媒与艺术学院大学生冒着酷暑,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化身“手艺人”,每天奔赴工作现场,有的准备画材、调色,有的构图起形、勾线上色,用智慧和创意精心装点顾陶村文化大舞台。

刘子墨是南京邮电大学波特兰学院的学生。不久前,学院15名师生在江苏省泗阳县卢集镇郝桥村开启了主题为“守护朝阳,助力成长”的暑期社会实践。趣味数学、趣味英语、消防安全、安全用电知识,他们与留守儿童一起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与此同时,物联网学院“物联E行,问道靖乡”智慧农业实践团深入江苏省靖江市靖江现代农业园区,与农户深入交流,总结行业发展现状,从专业角度为科技发展提供建议方案;贝尔英才学院“夏日暖风柚子服务队”到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教孩子们识字、普及预防溺水小知识、分享学习方法和经验。

这个暑假,南邮的师生们去往全国各地,助力发展乡村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提升乡风文明,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关于乡村振兴的故事。

体悟祖国发展“新能量”

“江边的工厂迁走了,废水不直接往江里排了,水更清了,鱼更多了。”唐熙鸿是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点电之翠,柔光山水”团队成员。在四川省宜宾市,他感受到了绿色生态的发展。

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益林镇蟠龙村,当地政府鼓励村民就近就业,因地制宜在村里创办了一座手工坊。这让刚刚到访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本硕博暑期社会实践团的队长方栋百感交集。他说:“我的家乡地处大别山腹地,当地的情况和蟠龙村很相似!我要当好桥梁,将蟠龙村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带回老家,希望家乡能发展得更快更好。”

为了解新时代中国青年在智能教育共同体背景下的受教育情况,该校管理学院“智遇·同行”团队在南京,对青少年群体受到人工智能影响的方式、程度展开调查。

“在南京市科技馆,教育机器人为孩子们开展教育工作的方式和他们对于人工智能的适应度,深深地震撼着我。”叶思琪和团队成员们看到了智能驱动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成果。

此外,该校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沐雨乘风”小队赴镇江市丁岗镇参观交流,共绘美好乡村;经济学院“兴饶柚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江西上饶望仙谷深入走访,了解乡村建设给当地村民生活带来的改变。

谭鑫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