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先藕洁)今年7月中旬,民政部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了《关于推动社会组织进一步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的通知》,聚焦推动社会组织开发就业岗位、提供灵活就业、稳定就业岗位、搭建就业平台、参与就业培训,助力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
(资料图)
各地民政部门推动社会组织响应中央号召,纷纷拿出切实有效举措,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业协会商会深挖本行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潜力,动员行业企业特别是会员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还主动收集和挖掘本行业本领域用工需求,加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对接。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社会服务机构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要,优先面向高校毕业生开发就业岗位。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发挥直接面向人民群众、服务领域广泛等优势,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托育照护、健康服务等方面创新服务内容,开发新的岗位。
为了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各地加快就业见习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通过宣传动员、活动引导和岗前培训等方式,激发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就业创业的热情。
组织专业培训助力提升就业成功率
江苏、甘肃等地民政部门会同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对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且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社会组织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明确就业见习补贴标准和社会组织留用见习人员的奖励标准。
山东通过“十强产业”社会组织座谈会、社会组织“走出去”调研等形式,征求意见建议、答疑解惑。安徽紧密结合“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选树活动,组织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中的优秀高校毕业生代表开展专题宣讲,引导高校毕业生将个人成长成才与服务群众、发展公益事业、增进民生福祉结合。
天津市山东商会组织会员企业与天津理工大学等5所高校定向合作开展软件开发岗位培训,共培训400余名大学生,经过双选全部实现就业。天津市建筑业协会、天津市就业促进会联合为100余家会员企业举办“稳就业与就业补贴政策解读”公益培训讲座,宣讲相关惠企稳岗政策,引导会员企业为保就业、稳增长多作贡献。
引导社会组织和高校毕业生对接
各地民政部门主动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助力实现高校毕业生和社会组织的对接需求。
北京市建设了社会组织就业线上数据库,及时收集分析就业数据,提升服务质量。山西、湖南等地创新采用“直播带岗”形式,吸引高校、用人单位、求职毕业生在线参与。广东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百城千社万企助就业”专项行动,组织了圆桌会议、网络招聘专区双选、“云上双选”线上直播招聘等活动。
内蒙古、湖北、重庆等地推动社会组织与高校签订人才合作协议,鼓励民办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建设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定岗、定向式人才培训。新疆突出高技能人才、急需紧缺人才、通用职业素质等培训,广泛开展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江西等地动员法律类、心理类等社会组织主动提供就业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心理疏导等服务,保障高校毕业生相关权益。
各地积极帮助社会组织及时发布就业信息,提高毕业生对社会组织的认知度、信任度,激发高校毕业生到社会组织就业创业的热情。黑龙江大力推动省级社会组织与基层社区对接资源,加强省、市、县、社区四级联动。浙江通过完善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推荐性目录编制、福彩公益金资助社会组织公益项目等办法,加大培育发展力度,引导社会组织按照承接服务的需求开发更多公益服务岗位。
山东省民营企业家协会举办了“民营企业高校毕业生招聘专场活动”,已发布12期招聘视频。山东省浙江台州商会成立助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山东省精品旅游促进会发出行业倡议,会员单位提供5000多个岗位。济南山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驻区街道(镇)社工站开放工作岗位和实习岗位。青岛市崂山区民政局在中韩街道开展“创益计划”,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
利用新媒体平台,直播带岗推送招聘信息。天津师范大学天津校友会以校友新媒体平台为依托,开设“2022届校友毕业季”专栏,收集整合在津单位的各类招聘信息。据统计,今年1至8月共计发布96期招聘专刊,提供近9000个招聘岗位供应届毕业生选择。天津市机器人产业协会于8月31日开展首场线上直播带岗专场活动,为5家会员单位推送100余个招聘岗位信息,招聘企业代表现场解答求职者问题,共有13000人观看本次招聘活动,后续该协会还将举办两场次。天津市文化传媒商会发挥自媒体优势,开设“文化传媒行业线上人才招聘”专栏,为300余家会员企业人员招聘提供服务。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各地社会组织抓住6月以来高校毕业生求职的关键时期,积极面向高校毕业生开发就业岗位和见习岗位,为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据初步统计,2022年6月至8月,全国社会组织共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布招聘岗位约11.3万个、实际招聘高校毕业生8.5万余人,设立就业见习岗位约5.9万个、实际招收就业见习高校毕业生4.3万余人,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活动近1.4万场,推动11万余家会员单位发布招聘岗位约55万个。
下一步,各地民政部门将持续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动态,及时解决实际问题、总结经验做法,推动社会组织更好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