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速读:中国人的故事·青年听我说|“辗家人”:从“野人谷”到“幸福村”的蝶变

2022-10-08 15:44:13     来源:中国青年网

驱车前往距贵州黄果树大瀑布约10公里的安顺市盔林甲村,驶过“幸福村”牌坊后,一幢幢白墙黑瓦的小洋房便映入眼帘,房前屋后的鲜花正竞相开放。谁曾想到,十年前,这片叫二冲的荒山老林,窝居着16户人家。因为没有户籍,他们自称“野人”,二冲也被称为“野人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67岁的苗族妇女罗兴兰饱受“野人”之苦。“以前,哪里有活干、有饭吃,我们就把家‘辗’到哪里”,如今,坐在明亮的堂屋,罗兴兰回忆说,她的祖辈有迁徙的生活习俗,她从小便跟着父母漂泊。因为居无定所,她们一直没有户籍,也没有承包地。上世纪80年代,罗兴兰与丈夫带着6个孩子先后在贵州纳雍、水城、关岭等地靠打零工、乞讨生活。听亲戚说,二冲可以开荒种包谷,才把家“辗”到了二冲。至21世纪初,随着最后一户人家迁入,和罗兴兰一样的“辗家人”共有16户,他们或傍洞而居、或搭棚而住,开荒而作,土里刨食,非必要不与外界接触,过着自给自足的简陋生活。

2012年,黄果树镇派出所民警听说“野人谷”的事后,便三进二冲摸底核实,形成材料上报。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当时有16户88人很快拿到免费办理的户口册、身份证,他们自此结束了“黑户”历史,迎来了崭新身份——蒋其村六组村民。

户籍的办理开启了村民的幸福生活。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党员干部的帮助下,16户村民全部被纳入低保并办理合作医疗、全村16岁以上(除学生外)村民全部办理了养老保险、从村委到“野人谷”8公里的水泥路取代了原来的崎岖山路、适龄儿童也背着书包走进了学校……2013年,二冲人集体办喜事。16户村民没花一分钱,按户搬进了当地党委政府为他们统一修建、装修的两层小洋房,屋内还配置了崭新的床、被子、桌子、电视机等。这群“辗家人”从此告别了黑暗阴湿的山洞、灌风漏雨的茅草屋。

10年前,几进几出的王开贵终于带着一家人回到二冲,再也不“漂”了。今年63岁的他说:“户口让我终于有了家的感觉。”第一次来二冲时,王开贵才15岁。虽然在二冲完成了娶妻生子的人生大事,因为没有户籍,一直担心会被当地人撵走。10年前,听说能上户口的他带着一家人回来扎根。现在的他专门搞养殖,今年就养了8头牛。“生活越过越有意思,我就在这养老,哪也不去了。”王开贵说。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针对这一群体缺文化、缺资金、缺技术等现状,近年来,盔林甲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加大住房、医疗、教育、饮水保障落实力度的同时,结合实际帮助村民签订订单农业、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推介和就业渠道开发等,竭力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如今,除了靠割蜂蜜、挖草药换钱外,外出务工、种花椒、饲养家畜家禽、流转土地种植……村民的收入来源越来越多,生活也越来越好。16户人家就有14户村民买了摩托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

提起现在的好日子,罗兴兰之女——今年44岁的曹贵敏十分激动地说,“我从2岁就跟着父母来到这里,直到招亲、生子,我们一直住在岩洞、茅草房。现在,不但有楼房住,还有电、自来水用,小娃娃们上学还免费。这样的好日子,是以前做梦也做不到的。”

通讯员:杨金爽 李俊

记者:牟昊琨 张诗蕾(实习)

设计:乔浩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

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

联合出品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