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高原油龙”——记西藏军区某管线大队

2023-08-31 06:46:1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一条输油管线翻越昆仑山、风火山、唐古拉山等9座大山,穿过沱沱河、通天河等108条河流,跨越可可西里、三江源和羌塘三大“无人区”,从格尔木直通拉萨,这条输油管线被誉为西藏的“能源大动脉”,西藏军区某管线大队的官兵悉心守护着这条“高原油龙”。

在一代代高原管线兵的忠诚护卫下,近50年来,这条输油管线累计为西藏输送各类成品油料680余万吨,被称为西藏发展的能源线、生命线、幸福线、血液线。

近日,西藏军区某管线大队在“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教育实践活动和年度主题教育中,结合自身任务,忆管线建设历史,话巡修管线故事,强守护使命担当。来队不久的新兵传承发扬高原管线兵“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纷纷写下请战书: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建功强军当先锋。


(资料图片)

忠诚

“六月雪、七月冰,八月封山、九月冬,一年四季刮大风……”这是民谣中对青藏线沿途恶劣气候的描述,也是西藏军区某管线大队官兵须面对的挑战。

盛夏时节,内地经常是烈日当头、酷暑难耐,高原上却依然寒风呼啸,大队官兵还常常需要使用取暖设备。不惧低温缺氧,驻守海拔4600多米五道梁的该大队五中队,像一颗钢钉牢牢地钉在那里,确保输油管道的安全畅通。中队长黄嘉文说:“再难耐的严寒,也冻不住管线官兵滚烫的‘忠诚心’!”

忠诚,是这支部队最鲜明的底色。50多年来,在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中,大队官兵用青春和热血护卫着格拉输油管线,涌现出“建功高原模范输油管线连”等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7名官兵把生命永远留在了雪域高原。

“1977年以前,西藏每年需要的大量燃料油,全靠汽车往返数千公里运到西藏各地,仅汽车本身在路途中所耗费的油料就占到30%左右……”党和政府为解决西藏的燃料紧缺问题、减少长途运输环节、加速西藏经济发展,组织官兵鏖战4年,终于建成了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所处地形最复杂的输油管线。

“没有对党的绝对忠诚,先辈们也不可能在生命禁区创造出这样的奇迹。”该大队官兵说,“作为后来者,我们要赓续先辈的使命,以绝对的忠诚守护好雪域高原上的能源大动脉。”

“刚翻过了几座山,又越过了几条河,崎岖坎坷怎么它就这么多……”大队二级军士长崔新泽很喜欢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插曲中的这段歌词。在没有信息化管理手段前,管线官兵检修1000多公里的格拉管线,要翻越10余座大山,穿过100余条大小河流,沿途海拔在4000米以上严寒地区的管线有900多公里,其中560多公里铺设在常年冻土之中。

唐古拉泵站海拔5000多米,是大队海拔最高的泵站。2020年10月的一天凌晨,值班员突然发现进站压力急剧下降,第一时间判断为管线断裂。抢修分队迅速前出,赶到现场后立即开挖、清理现场、焊接、吸油,官兵们以最短时间抢通了管线。

有一次,格拉输油管线五道梁段因腐蚀发生断裂,输油被迫中断。管线险情就是命令,大队官兵迅速出动,经过10多个小时顶风冒雪鏖战,顺利完成了抢修任务。不少战士的双手被冻伤,但“打了胜仗”的官兵士气高昂地唱着《打靶归来》返回了营区。

大队领导表示,一茬茬儿管线官兵奔波在风雪青藏线上,用青春和热血护卫着这条高原能源大动脉的畅通与安全,为繁荣西藏经济作出了突出贡献。

强能

“到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上了唐古拉,伸手把天抓。”千里青藏线上,一眼望去全是荒原,绿色很难看到。50多年来,被原总后勤部授予“建功高原模范输油管线连”荣誉称号的该大队某中队官兵战风雪、斗严寒、抗寂苦,圆满完成了油料保障任务。中队上等兵谭东城说,在无人无绿植的荒原里,最美的颜色就是管线官兵的英雄本色。

2009年,巡线官兵发现了不法分子安装的盗油阀门,应急分队接到命令,迅速赶往现场。人还未到,一股刺鼻的汽油味就从远处飘来。作为抢修骨干的崔新泽凭借多年抢修经验,果断让车熄火,官兵们徒步向抢修点挺进。

拆盗油管卡、堵盗洞、打补卡、焊接……官兵们在1米多深的油坑中奋战3个多小时。任务完成后,崔新泽也因长时间吸入油气而患急性肺水肿,从此留下病根。

2014年,格拉管线楚玛尔河段发生腐蚀穿孔,急需换管处理,崔新泽带上抢修工具与战友迅速赶往事发地点。当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便开始打磨坡口、专注焊接,却没有注意从土层中渗出来的油料,一个火花落下,汽油“噗”地一声轰然起火。崔新泽躲避不及被烧伤,在病床上整整趴了一个月。

“管线兵就是为管线而生,技术不精就不是合格管线兵!”为掌握“带油焊接”技术,崔新泽找来不易闪爆的柴油反复试验,终于成功掌握相关焊接技术。

入伍20多年来,崔新泽平均每年上线抢修管线15次,用掉焊条300多公斤,格尔木至拉萨沿线所有的泵站都留下了他奋战的足迹,个人累计为国家挽回油料损失5000多吨。

抓建

唐古拉,藏语意为“高原上的山”。对许多人来说,这是青藏高原的象征,而对于西藏军区某管线大队的官兵来说,这是他们自主抓建的“标高”。大队领导介绍,所属各中队分散在1000多公里的管线沿途,远离大队部的“中军帐”,来回一趟需要半个多月,但每个中队抓建从未因为驻地偏远而滞后。

驻守唐古拉的八中队虽然驻地偏僻、环境恶劣,但中队明亮整洁的营房设施、生机盎然的盆栽绿植、鲜艳醒目的灯箱标语成为千里输油线上的亮丽风景。

近年来,该中队狠抓基础设施升级建设,从官兵吸氧上网、营房改造,到灯箱橱窗布设,再到学习娱乐文化设施更新,单位面貌焕然一新。

在中队长乔磊的带领下,中队官兵利用废旧板房搭建起阳光棚,配套建起了“唱吧”“书吧”“氧吧”等“文娱角落”,既能种植时令果蔬,还能作为日常学习休闲的综合场所,进一步丰富了官兵业余生活。战士们说,海拔最高的泵站有了家的温暖,大家扎根高原、建功立业的劲头更足了。

为了加快单位整体建设,大队结合实际开展“机关-基层”双向讲评会,会上基层单位抛出制约发展的难点和官兵专注的热点问题,机关业务办公室现场制订措施予以说明解决。在“面对面”“心连心”的高效沟通下,基层中队自主抓建的势头越发强劲。

传承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该大队十一中队二级上士李栋良说,“我们都来自天南海北,为着守护‘雪域油龙’的目标而来,中队就是我们温暖的家,而战友就是我们最亲爱的家人。”

一次,抢修分队执行抢修管线任务,一名战友突发急性肺水肿,李栋良背起战友就向医院赶。几公里山路跑下来,他全身被汗水湿透,双腿不停地打颤。但他却微笑着说,“战友得救了,再危险再累都值得。”

该大队所属官兵大多驻守在荒无人烟的雪域戈壁,“以中队为家,把战友当亲人”的光荣传统在这里代代赓续。大队八中队战士高亚豪发现中队“理发师”紧缺,战士们理一次发要跑很远。他就主动承担起这个任务,先拿自己练手,还利用休假时间到理发店“取经”。

学成后他就承包了中队的理发工作,利用业余时间主动为大家服务。与此同时,得知近两年锅炉班力量薄弱,他在完成工作、任务以及训练之余,积极申请到锅炉班值班,帮助战友维护保养设备。

同属该中队的中士郭压轮是个“技术流”,以抢修管线速度快、质量好、不反复而闻名,他主动请缨开设了“压轮小课堂”,向官兵讲授如何提高专业技术技能、如何准确判断事故性质和原因,为中队培养了不少技术骨干。

“传承优良传统,勇当时代先锋。”近年来,伴随使命任务拓展升级,大队官兵紧盯未来战争发展趋势苦练保通能力。8月上旬,他们结合高原环境条件,在海拔4500多米的野外地域开展实战化专业技能比武。

比武现场3条10米多高的火舌直冲云霄,滚滚热浪扑面而来。封堵作业坑道内,各分队抢修官兵按照不同分工,身着隔热服进行带油带压实战作业。

“从前辈手中接过焊枪那一刻起,我们的青春就要为这条‘高原油龙’燃烧!”作为抢修分队最年轻的成员,上等兵冯海龙最先完成抢修任务。经过半年的专业训练,冯海龙已熟练掌握3种带油焊接技能和5种保护罩壳焊接技能,还被单位评为“新式装备操作能手”。

前不久,在上级组织的一次综合性实战化演练中,大队官兵围绕高原高寒山地环境开展油料应急供应抢通作业。野战管线布设、泵机组安装、线路防护伪装……演练中,他们利用前期探索形成的智能方舱开展作业,在人工与车辆相互配合下,供保能力得到进一步锤炼和提升。

石健 李磊 朱伊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关键词: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