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播资讯】陈刚:高能物理发展速度折射中国科技巨变

2022-08-12 15:41:50     来源:科技日报

“过去十年是我国高能物理领域快速发展的时期。”说起中国科技发生的变化,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主任陈刚自信满满,“随着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一大批新的与高能物理相关的大科学装置在此期间立项开工和建成运行,形成国内高能物理实验装置群,涉及广泛的研究方向。”


【资料图】

十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大幅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从1.03万亿元增长到2.79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研发强度从1.91%提高到2.44%,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基础研究经费为十年前的3.4倍,达到历史最高值。

陈刚粗略算了一笔账,十年间,已建或在建的高能物理领域大科学装置建设经费超过200亿元。其中,用于基础研究的有2011年底建成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2015年开工将于2023年建成的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2017年发射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慧眼”等。平台型装置,则有大家熟知的中国散裂中子源,以及2019年开工将于2025年建成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

十年来,这些大科学装置产生了一批世界级的科学成果。

当科技日报记者问及这些年他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时,长期从事科学数据和科学计算工作的陈刚笑了,称自己做的是“幕后工作”,“出科研成果不是我的目标,我主要是帮助科学家出成果,用科学数据为科研提供支撑,上边提到的科研成果多少有我们的贡献”。

说到高能物理领域的发展,有一件事让陈刚感触颇深。2008年,中法两国成立了中法粒子物理虚拟联合实验室(FCPPL),由双方各10个左右的科研机构和大学组成。作为创始人之一,陈刚从2011年起担任FCPPL中方主任。

该联合实验室每年会有20多个合作项目。刚开始时,以中方为基地的项目只有两三个,以法方为基地的项目占绝大多数。十年后,以中方为基地的合作项目占了近一半。法国的科学家开始积极参与到中方的中微子、宇宙线、空间科学、对撞机等大型项目中。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国高能物理的发展速度和科学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陈刚说,中法高能物理合作得到中法政府高度认可,并于2019年被写入《中法第十四届科技合作联委会会议纪要》作为优先支持方向。

为推动高能物理领域的资源共享,2019年,科技部、财政部认定了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给予其稳定支持,推动高能物理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这种模式在国际上并不多见,足以显示国家对高能物理科学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重视。

目前,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的数据资源超过20PB(拍字节),每年共享数据量达300PB。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为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建立了国际LHC网格中心(全世界有100多家),服务于LHC的物理研究。同时,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还全面支持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的数据分析和计算,为中国散裂中子源等平台装置提供全面的数据服务。

“十年来,国家不仅在基础条件和设施方面加大了投入,还在装置运行机制方面给予了更大的资源和政策支持,确保在装置运行的同时吸引更多人才。”陈刚坦言,在经费使用和管理方面,国家的政策环境也越来越宽松,科研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确实让科学家感觉到松绑减负。

谈及未来,陈刚说自己还在协助推动我国发起如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之类的大科学计划。尽管争论很多,但他认为,中国想要未来几十年在科技领域勇立潮头,就必须要勇闯无人区。

“国家应该在基础研究、大科学计划方面迈出更大更坚决的步伐,要多听科学家的意见,扶持那些有国际水平和竞争力的领域先行探索,带动更多科学领域向真正的世界一流发展。”陈刚表示。

刘 垠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