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环球科学》“最美科学阅读”

2023-02-23 09:39:4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最美科学阅读”榜的评选工作已经迈入第九个年头,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熟悉科学历程的朋友们肯定早已清晰地意识到,探索和记录永远都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永远都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在本期的榜单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记录女性科学家默默送火箭上天的故事,也能看到她们作为天文学家那种勇于探索又极致浪漫的一面。这种温柔又富于力量的美感让人十分难忘。在其他的故事中,我们还能看到对数学有着极致追求的哥德尔,对基因编辑深度着迷的杜德纳。他们的故事也清晰地展现了坚持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可以穿透时间的美。

《最后的观星人》


(资料图)

你是否梦想过当一名天文学家?如果是的话,你一定要看这本书。本书作者就是一名天文学家,亲身经历过无数跌宕起伏的天文观测。她的文字能将我们带到天文观测的现场,聆听巨大镜片在转动时的吱呀声。这些人造巨物散落在全球各地,是地球上最接近星空的地方。从亚利桑那的悬崖,到夏威夷大岛的山巅,再到万米高空的机舱,这就是天文学家最真实的生活:每天都在前往世界各地天文台的路上。在这些地方,天文学家绝无可能平静自己的心态,她心中各种跳脱的小剧场更能让你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永远在奔波的天文学家。

作者:艾米丽·莱维斯克

译者:张玫瑰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光尘

《造假的科学家》

红舞鞋看似美丽,一旦穿上就得一直跳下去。谁曾想到,被套上“脚镣”的故事也发生在科学家身上。须田桃子作为一位科学记者,围绕一项STAP万能细胞的研究,跟踪记录了相关的科学造假事件——从起初的震撼,到对研究准确性、STAP细胞是否存在的质疑,到混乱的撤稿风波,再到问题的终结。跟随作者的笔触,你会感到揪心、悲哀甚至失望:即便明显的造假痕迹摆在眼前,论文的主要负责人仍坚信科学上的真实性。如同红舞鞋般的“坚信”,使他们不惜违背科学家的道德。随着事件的落幕,你也会同作者一起陷入沉思:科学家本应是什么样子?

作者:须田桃子

译者:王家民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哥德尔传》

进入20世纪后,浮华的奥地利帝国开始分裂、崩塌,与之背道而驰的是,最前沿的科学思潮在维也纳等城市蓬勃、奔涌。伟大的数学家库尔特·哥德尔正是诞生于这一时期。24岁时,刚博士毕业的他就撼动了数学王国的根基,提出了逻辑理论中最伟大的发现——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他的天才毫不逊于同时代的爱因斯坦和冯·诺依曼,但是纷乱的时局、逃离以及朋友们的遭遇,让笼罩在这位天真、举止得体、一丝不苟的奥地利人背后的阴影不断扩大,将其推入挫败和被害妄想症的深渊。而当人类一步步创造接近人脑的超级人工智能时,他的智慧将一直在我们面前闪耀。

作者:斯蒂芬·布迪安斯基

译者:祝锦杰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鹦鹉螺

《让火箭起飞的女孩》

她是痴迷数学的隐形女孩,她是因怀孕被辞退的资深主管,她是因热爱一次次重回职场的母亲,她是仰望星空的初代程序员,她们一直在用聪明的头脑推动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发展,直到让火箭飞向曾经遥不可及的太空。翻开这本书,仿佛打开了一个时间胶囊,它封存着JPL历史上最独特的女性群体的故事。这些亲密无间的女孩曾遭遇不公,也见证了科技的发展与女性的平权之路——从纸笔计算到高性能计算机,到全职母亲到兼顾事业与家庭的职业女性,从只能做计算员到担任要职的科学家。无数微小的细节刻画出温馨而美好的女性力量。

作者:娜塔莉亚·霍尔特

译者:阳曦

出版:九州出版社/后浪

《解码者》

2012年6月,当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在《科学》上首次公开时,就成了比肩双螺旋结构的重大发现,让人类进入重写生命密码的时代。除了杜德纳和沙尔庞捷等人,其他科学家也迅速意识到它蕴含的巨大潜力,会带来生物医学的巨变、非凡的荣誉和利益。

本书以杜德纳的经历展开,全面讲述了优秀科学家和科研团队的成长,以及他们之间一场激烈又痛苦的专利竞争。然而,我们更能看到的是他们一如既往的热情、执着和韧性。基因编辑是上帝的手术刀,在学会如何成为人类之前,人类不应该扮演上帝。

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

译者:王宇涵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漫游者

《最后的拥抱》

2016年,在荷兰的布尔格尔斯动物园,简·范·霍夫教授见了黑猩猩女族长“大妈妈”的最后一面。“大妈妈”露出笑容,并拥抱了这位相识40多年的老友。无数观众为这一幕动容,他们或许是第一次意识到,这样一个看起来专属于人类的情感动作,其实也是灵长类动物的普遍行为。这正是作者德瓦尔想要讨论的内容,他通过几十年的细致观察,展现了一个重要但总被拒绝接受的事实:爱、恨、恐惧、悲伤和同理心等情绪都不是人类的专属,动物确实拥有丰富的感情。这不仅会改变我们看待动物的视角,也将改变人类对自身的思考。

作者:弗朗斯·德瓦尔

译者:张军

出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原力

《量子力学,怪也不怪》

量子力学是一门诡异的学科,但它并非无迹可寻。如果想要理解量子力学诞生的过程,最好的方式是跟随物理学家的逻辑思路。但物理学家在不同的思路上的进展并不同步,理论整体的演进也不遵循时间顺序。本书跳出了按时间叙事的传统架构,也没有以人物为中心,而是以理论为框架,按照量子力学先驱们的思路来理清每一处细节。有时,物理学家必须辗转腾挪几十年才能找到答案,作者却能将最终的结果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也能更轻松地理解,人类在这条道路上究竟探索了多远。看完本书后,你可能仍然无法计算量子力学,但它一定不会再让你感到神秘。

作者:菲利普·鲍尔

译者:丁家琦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

《鲸之骨》

说起鲸,远在深海里的这种巨型生物显得极其陌生。不过,本书作者将带领我们来到鲸曾经和现在生活的地方,见证寻鲸之旅的精彩瞬间。你会逐渐被作者的好奇心感染,想要知道一些问题的答案。例如,鲸的祖先是如何从陆地来到海洋,现在如此巨大的生物又是如何存活的?那些叙说着自己故事的鲸骨,似乎也拉近了鲸和我们之间的距离。作者还向我们坦白,如果有机会到了捕鲸站,处在科学研究和商业捕鲸的十字路口,他还是会在那里等待解剖被捕鲸人杀死的鲸,尽管感到不适。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在与人类共存的世界里,未来鲸的命运将如何变化?

作者:尼克·彭森

译者:曾千慧

出版:海峡书局/未读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如果将蚂蚁、老鼠,乃至人类的一生比作行驶中的汽车,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我们这些生物才是司机。然而在这辆车上,也许还有一位掌握着方向盘的隐形乘客,它们就是寄生生物。在我们不曾注意的地方,寄生生物操纵着宿主的行为,使宿主“自愿”成为它们的保镖、保姆和仆人,即使这有时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而更可怕的可能性在于,寄生生物或许也影响着人类的饮食习惯、精神状态,甚至社会文化。书中的许多观点一经问世就引发了争议,但无论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对于这些一直被低估的生物,我们需要了解的还有很多。

作者:凯瑟琳·麦考利夫

译者:袁祎

出版:山西教育出版社/理想国

《中国大猫》

中国辽阔的疆土与复杂的地貌,造就了多变的气候类型,也孕育出了复杂的环境,曾为无数野生猫科动物提供了天堂般的栖息地。但随着人类对土地的不断侵占、对生态的破坏以及滥捕滥杀,越来越多的大猫正濒临灭绝,甚至完全消失在野外。这本书通过妙趣横生的语言,向你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中国的13种野生猫科动物,并将带你跟随充满热情的研究人员,穿过热带雨林、爬过雪原石滩,体验他们从追击寻踪,到巧设红外相机,再到亲眼见到梦中情“猫”的欢欣雀跃。你会看到大猫间残酷的战争,也将看到它们与人的和谐共处,这些或许会引发你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思考。

作者:吕植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中国国家地理

(本文由《环球科学》杂志社供稿)

《光明日报》( 2023年02月23日 14版)

关键词: 最美科学阅读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