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速递!切尔诺贝利的“狗们”后来咋样了

2023-03-06 10:31:23     来源:中国科学报

1986年4月26日凌晨,苏联切尔诺贝利的居民正在梦乡之中,突如其来的巨响震醒了他们——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接连的爆炸引发了熊熊大火,大量放射性物质被喷射到空气中。


(资料图)

事故发生地周边的人们不得不紧急疏散,慌乱中很多宠物被遗弃。事故发生几天后,为了防止放射性扩散,救援人员四处寻找这些被遗弃的流浪狗并将其灭杀。

然而,3月3日发表于《科学进展》的研究表明,在当年的围捕中有些狗死里逃生并不断繁衍,如今生活在核电站附近的许多野狗就是它们的后代。

在对切尔诺贝利周边地区大型哺乳动物进行的首次基因研究中,科学家从生活在核电站附近的野狗身上采集了DNA,发现它们中的一些是事故发生后遗留的狗的后代,还有一些是在事故发生后不久定居于此的狗的后代。

该研究是一个大型项目的第一步,旨在确定狗是如何在地球上放射性最强的地方适应并生存的。研究人员希望利用获得的信息更好地了解长期辐射暴露对人类遗传和健康的影响。

“我们从这些动物身上了解到很多东西。当一代又一代大型哺乳动物生活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时会发生什么?这是了解这一问题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该研究合著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遗传学家Elaine Ostrander说。

切尔诺贝利事故的直接影响显而易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事故发生后的几个月内,约有30名发电站工人和在爆炸后参与疏散、救援的消防人员死于辐射中毒,事故发生地周围的松树枯萎,许多昆虫从这片充满放射性元素的土地上消失。

但对于事故发生多年后低水平放射性物质的影响,人们了解得还不多。只有少数几项研究报告了反应堆附近的燕子和果蝇的基因突变率异常高。这些反应堆现在被埋在一个钢筋混凝土的石棺里。此外,关于低辐射对健康影响的争论一直很激烈。

而弄清上述问题很重要,因为人们很有可能处于低放射水平环境中,比如进行某些医学扫描或在核电站工作。这也是研究合著者、南卡罗来纳大学进化生态学家Timothy Mousseau开展此项研究的动因。

2017年,Mousseau加入了一个志愿项目,为生活在切尔诺贝利事故禁区(发电站周围26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的数百只流浪狗提供医疗护理。

在该地区开展工作的3年里,Mousseau和同事从大约300只狗身上采集了血液样本,这些狗生活在核电站和附近地区(大部分无人居住)。

对这些狗的DNA分析表明,它们并非初来乍到。通过与东欧其他流浪狗基因的对比,研究人员发现,核电站附近的狗几十年来一直与其他狗群隔离。

爆炸事故使致命的放射性同位素铯-137沉积在核电站附近,其浓度是15公里外切尔诺贝利市的10倍至400倍。在Ostrander看来,这些狗持续存在于该地区表明,即使在反应堆附近,它们也能够正常生存和繁殖,“这很了不起”。

Ostrander指出,狗的DNA样本“非常有价值”,因为它们往往与人类共享空间和饮食。但要弄清楚狗的哪些基因变化是由辐射引起的、哪些是由其他因素如近亲繁殖或非放射性污染引起的并不容易。Mousseau计划今年6月再一次开展采样工作。(徐锐)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