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常用药为何成涨价重灾区?

2019-05-21 17:22:52     来源:北京日报

近期,事关头疼脑热或者慢性病的常用药价格上涨引发关注。记者发现,诸如扑尔敏、甘草片、罗红霉素、降压0号等销量极大的药品价格一路上扬,涨幅50%以上甚至价格翻倍都不罕见。据统计,相比2015年,很多常用药的价格已经翻了好几倍,这让不少市民深感“吃不消”。

廉价常用药成涨价重灾区

“治胃酸过多的小苏打片,前两年100片规格的价格还只有一两块钱,这几天我买时已经是11元。”作为一名从业者,这突兀的变化让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立着实吃了一惊。

而这绝非个别药店漫天要价。记者在药品价格315网上发现,国内20家药店小苏打片的价格,近期最低报价也要9.9元一瓶,最高价格已经达到了17.8元。

“常用药价格跳涨已经持续一两年了。”另一位在京连锁药店相关负责人为本报梳理了近年来该店销售同厂家常见药的价格变化。在2015年,复合维生素B一小瓶价格是1.5元,现在是10.5元;100片装的扑尔敏从6.38元涨到了16.5元;100片装的痢特灵从3元提高到了9元;30片装的降压0号从28.8元涨到了45元;一瓶100片的甘草片从6.2元提高到了16元;24粒的诺氟沙星胶囊从3.6元提到了9元;12片装的罗红霉素从5.2元涨到了9元……

记者注意到,常用廉价药普遍涨幅更大,但价格还能接受。而以降压0号为代表的中档药品,虽然没有翻倍涨,但动辄奔向50元的价格让消费者倍感压力。另外,六味地黄丸、牛黄解毒片等中成药,也是涨幅不算很高,最终价格攀升比较明显。

原料涨价常用药价格蹿高

“原料涨价是药价走高的最重要推手之一。”张建立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氨酚曲马多片是种止痛药,1年多前原料成本还只要800多元1公斤,眼下已经蹿到了1公斤9000元以上。“我们为了保留这个产品还在继续生产,但产量降了一大半,产品也只供给少数的几个大客户了。”

时值流感季节,生产扑尔敏的原料药一个月涨价几十倍,这似乎预示着背后涉及约千亿元级的感冒药市场,又面临新一轮的涨价了。

记者了解到,近期扑尔敏原料药价格已经从400元/公斤涨到约2万元/公斤,在舆论压力下,涉事厂家才宣布价格调整为每公斤800元。而目前国内拥有其原料药批文的生产企业,河南一家制药厂基本属于一家独大。

业内人士分析,我国成品药有约1500种原料药,但其生产掌握在少数的生产企业手中,其中50种原料药只有一家企业取得审批资格可以生产,44种原料药只有两家企业可以生产,40种原料药只有3家企业可以生产。当原料药形成事实上的垄断,价格暴涨就有了现实支撑。

张建立也表示,其产品氨酚曲马多片的原料很大一部分是由北方一家大型企业所垄断,对于其提价行为,成品药厂家完全无能为力。他还介绍,治疗手脚脱皮和鱼鳞症的常用药尿素软膏涨价,也与尿素在一定程度上被垄断有关。

原料药涨价的问题,也对北陆药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我们用于生产核磁共振造影剂的原料葡甲胺,这两年的价格就涨了10倍以上,让我们承压很大。”北陆药业的相关工作人员说。

北京双鹭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亚军向记者分析,近年来受到环保以及工艺改造等因素影响,包括江苏等一些发达省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关停外迁现象较为频繁。这使得国内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兼并重组日益频繁,个别企业也因此取得了对某些原料药生产的垄断地位,并借机提价。

集中招标采购或可降药价

除了原料药涨价压力,药品放开最高零售限价后药企的涨价冲动也是常用药价格持续上涨的重要原因。

针对很多药厂不愿生产廉价药,北京市规定凡消费者用药日均费用标准不超过3元的西药、日均费用不超过5元的中成药,均可执行关于低价药品相关政策,以促进常用低价药品的市场供应。此后,部分企业充分利用了政策,在不突破该价格上限的前提下,多次对原本价格很低的药品涨价。目前包括阿莫西林、头孢拉定、甲硝唑、布洛芬等常用药,自2016年以来的涨幅都超过50%。

对此,清华大学医学院苏婧老师建议,政府部门除了适当调整低价药品日均费用标准,还可以考虑适度将药店非处方药类常用药纳入医保体系,这样即便药价有所提高,但费用将由医保基金承担一部分。还可尝试在药店领域推行类似医院的集中招标采购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药企降低供货价格。

业内人士认为,加大对原料药企业的监管,无疑也将抑制常见药变“高价药”。(赵鹏)

关键词: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