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青海省西宁市生态环境局获悉,7月下旬以来,西宁市全面开展湟水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监测、分类和溯源工作。截至目前,湟水河共计1693个入河排污口已全部完成溯源排查工作,做到“有口皆查、应查尽查”,实现湟水河入河排污口“一本账”“一张图”。
全长370公里流经西宁城区的湟水河是黄河上游最大支流,对维系黄河上游水生态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是从源头推动污染治理、改善水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西宁市通过无人机航测、人工徒步排查等方式,对湟水河流域干流、支流入河排污口遥测、数据采集、人工排测,全面摸清全市湟水河流域1693个入河排污口底数。
西宁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对所有排污口信息精准分析,科学划分排污口类型和责任主体,统一建立1693个排污口“一口一档”全要素档案,全面推进湟水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规范化管理。
近年来,西宁市以湟水河污染治理为重点,按照干流和支流、城市段和乡村段、水域和陆域统筹治理的治水思路,以流域主要水质考核断面为重点,强化源头控制,统筹推进流域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治理,使湟水河流域水质持续改善。
(记者邢生祥)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