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加,不断催生出新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场景,这些消费新赛道,成为市场主体不断优化供给的主要驱动力,也引领着当下消费风尚、流量去向。为此,本报推出“消费新风尚”系列报道,聚焦人们消费和生活习惯的新变化,展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脉动,映射在个体身上的小浪花。敬请垂注。
21日上午,双流区龙大美食预制菜超市的工作人员忙着洗切、分装、冷藏……这是成都首家以鲜切净菜为主业的预制菜超市,随着该店的菜品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预制菜这个餐饮新赛道、消费新场景,也以更加细分的产品供给,丰富着人们的餐桌。
所谓预制菜,是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进行预加工,如分切、腌制、调味等,制作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
高效厨房里的“懒人美食”
21日,雨水与周末结伴而来。青羊区的文女士想为家人做顿大餐,又不愿冒雨出行,就在某APP下单了几样预制菜,半小时不到,她的菜品就被送上门。“免洗切,省去了调味和烹饪麻烦,懒中解馋。”文女士说。
记者走访多家超市、生鲜店、预制菜店发现,在售的预制菜大致分两类,一是鲜切净菜,荤、素、配料分开包装,消费者买后需自行烹饪;一是成熟或半熟的料理包,简单加热就可食用。
“预制菜最大的特点就是烹饪简单,省去了洗、切、调味等环节,操作简单、节约时间,满足了人们对高效厨房的想象。”有业内人士指出,享受做饭仪式感的Z世代,提升做饭效率的中青年,以及追赶潮流的银发族,都是预制菜“走红”的重要推手。
千亿机遇下的降本增效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提到,预制菜对餐饮行业有3个作用:口味标准化、出餐速度快和降低用工成本。
“预制菜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就是餐饮连锁化和外卖渗透程度逐年提升。”有食品专家指出,连锁餐饮出于产品品质、出餐速度、成本结构等目的,增加了对预制菜的需求。外卖商家同样有此需求。外卖商家周军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采用预制菜后,食材成本从30%提升到36%,但人工成本、租赁成本和营运费用都降低了,门店利润率从3%提升到4%。
目前,国内预制菜作为餐饮的细分赛道,尚处于发展初期,预计到2025年行业规模有望增长到6000亿元。数千亿机遇下,供应链的完善,消费场景的增多,依然值得期待。( 记者 唐小未)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