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一!深圳龙岗区低碳发展成就获全国大奖

2022-07-06 09:07:50     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龙岗区低碳发展成就获全国大奖。日前,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担任指导单位的第十三届“绿色发展 低碳生活”主旨论坛在京举办,深圳市龙岗区在全国区县级地方政府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唯一一项“‘2022低碳榜样’政府案例”荣誉。

龙岗既是“中国工业第一区”,也是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广东省第一批碳中和试点示范市(区)。年来,龙岗聚焦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在保持产业高水发展的同时,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探索工业大区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在培育引进一批绿色低碳企业的同时,不断改善水环境与空气环境,推进“零碳社区”建设。山环水润的自然生态与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相辅相成,让龙岗养成了独特的气质,天蓝地净、水清岸绿已成为这个工业大区的一张亮丽名片。

“绿色低碳”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盛夏时节,深圳国际低碳城绿意正浓。这个园区是首批国家低碳城(镇)试点,已成功举办九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通过“智库+论坛”模式,推进低碳城论坛专业化、国际化,推动低碳技术、低碳产业、绿色金融等国际合作,成为展示深圳乃至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和国家开展碳外交的重要台。

去年12月举行的第九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上,龙岗区发布了《龙岗区节能减碳总体方案》与《深圳国际低碳城综合发展规划》两大核心“双碳”新政,引入零碳、碳中和等理念,从科技创新、产业体系、空间格局、低碳生活、国际合作等五个方面全面升级,着力构建科技创新突出、产业绿色低碳、空间布局合理、体制机制创新的高质量低碳发展新样板。

通过完善顶层设计、积极开展低碳发展实践,一批绿色低碳产业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并落户龙岗。统计显示,龙岗区2021年绿色低碳产业总产值达到789.01亿元,增速17.5%。根据规划,这一数据2030年可达3400亿元,届时龙岗将成为深圳绿色低碳产业第一区。

目前,龙岗区正依托深圳国际低碳城,实施绿色低碳产业壮大计划,大力培育引进绿色低碳产业领军企业,努力构建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低碳产业集群。同时,利用低碳发展实践积累的成效和优势,联合深圳东部各区,围绕新能源、节能环保、智能网联汽车等绿色低碳产业,打造万亿级“大低碳”产业集群承载区。

“蓝天碧水”彰显生态保护力度

今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当天,龙岗区发布了全市首个《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引导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为深圳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贡献龙岗力量。

年来,龙岗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也在加速,水环境实现历史突破、空气质量位居全国第一梯队,走出了一条传统工业大区向生态文明城区转型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蝶变之路。

2020年以来,龙岗区突出污染防治攻坚,当年建成投用排放标准全球最严的深圳东部环保电厂;建成污水管网1780公里、改造正本清源小区3756个,实现了40条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780个小微黑臭水体全面销号,河流水质达到监测以来历史最好水

去年以来,随着“美丽龙岗、幸福河湖”行动的深入实施,全区水环境实现根本好转。同时,持续落实“深圳蓝”可持续行动计划,PM2.5浓度降至19.1微克/立方米,连续8年下降,空气优良天数处全国第一梯队。

当下,快马加鞭建设的龙岗河干流碧道(示范段)工程是龙岗区正在进行的基层实践,该项工程计划于今年国庆节前完工。龙岗河干流碧道对标全球最高品质进行规划建设,是深圳市“五河一湖”示范碧道中将自然与人文特色融合的碧道项目。龙岗区将以龙岗河干流碧道为牵引,打造碧道两岸文化、商业、产业拓展区以及优质的滨水空间环境,形成高品质发展的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根据规划,到2025年,龙岗区将建成不少于140公里的碧道,为辖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亲水空间。

“环境品质”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位于龙岗中心城区的嶂背郊野公园今年初开园,这个集“生态保护、文化体验、休闲游憩、运动徒步”于一体的公园与龙岗河城市设计相连接、互联互通,蓝绿交织,形成具有郊野特色的城市绿肺,迅速成为周边居民亲自然的好去处。

嶂背郊野公园是“美丽龙岗 精彩蝶变”行动的成果之一。年,龙岗区持续推动城区绿化美化,累计建成公园246座、绿道549.17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50%。

除了在公园里与绿色亲,龙岗还在社区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全市首条氢能公交示范线落地龙岗,市民积极搭乘,为这辆零排放的车辆叫好;坪地街道的零碳示范社区里,长凳就是一个光伏发电装置……据了解,龙岗区在国际低碳城1方公里核心区集成应用绿色低碳和清洁能源、水资源综合利用、海绵城市等先进市政技术;推进“分布式光伏+微电网”系统等全景式绿色韧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零能耗大厦、零碳社区、零碳主题公园等,以大数据台为基础,打造全场景适用的碳普惠模式,让低碳绿色的生活融入市民生活。(记者 任琦 )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