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钟鼓楼(鼓楼、钟楼)始建于元代,是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作为一组高大巍峨的“时间建筑”,前后纵置、互相衬托着矗立于北京中轴线的北端——它们既是扼守“紫禁后护”的重要城市地标,也是“号令全城”的首都报时中心,始终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
如今,古老的文化遗产焕颜迎新生。走进古色古香的鼓楼,漫步于一层重现历史原貌的7个券洞之间,一场“时间的故事”展览,以沉浸式数字展、交互体验带领观众聆听“暮鼓晨钟”的历史回响。
观展·亮点
声音也是重要展品
古人听到的“暮鼓晨钟”重现
历史上,作为司时中心,北京钟鼓楼曾敲响的“暮鼓晨钟”发布着标准的“北京时间”,文武百官、平民百姓生息劳作均以此为准。古人听到的“暮鼓晨钟”是什么样的?走进“北京时间”展厅,伴随着“咚咚咚”的鼓声,时间的故事由此展开。
钟鼓楼由碑漏、铜刻漏、时辰香计时,击鼓定更、撞钟报时构成完整的报时系统。在六百多年的报时历史中,钟鼓楼始终沿用先击鼓后撞钟,即每日报时始于“暮鼓”、止于“晨钟”的报时方式。专家介绍,元代、明代的报时方法现无考证,清初报时方法为报五更,定更(一更)和亮更(五更)皆先击鼓后撞钟,钟、鼓均敲108声,二更至四更则只撞钟不击鼓。乾隆后改为只在夜间报定更和亮更两次,每晚定更后,司鼓校尉以“对灯”为号,钟声响城门关,交通断,称“净街”。这时,皇宫乃至京城大小街道的更夫,手拿铜锣、梆子和护身用的器具开始值夜,以报时和守护都城的安全。通过展板,观众可以了解鼓楼25面更鼓和钟楼大钟的构造,以及历史上钟鼓楼统领城门开启的功能、历代为钟鼓楼工作的人等内容。
展厅里,声音也是重要的展品。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建钟楼时所立的一块乾隆御制碑碑文记载:“都城内外,十有余里,莫不耸听。”当年钟声敲响的盛况,通过“四九城里听钟声”展项重现。戴上耳机,轻触互动屏,便可选择万宁桥、地安门、神武门、午门等“四九城”里任意一座城门上听到的钟声。钟鼓楼上,钟声浑厚绵长、低回萦绕,沿着中轴线向南,钟声渐弱的同时,凸显各个点位的特点:万宁桥上的钟声伴着流水声、鸟鸣;地安门、正阳门、永定门上,钟声逐渐融入人群车马声中。钟声还加入了方位信息,德胜门和安定门分别位于钟鼓楼的东西两侧,在耳机左右耳听到的声音有明显的强弱区分。
钟鼓楼屋顶奥秘亮出来
“宝匣镇物”见古人护宝细心
钟鼓楼这组“时间建筑”的巧妙设计也是首次亮出来。
展柜里,钟楼绿琉璃瓦、脊兽等文物揭示了钟鼓楼屋顶的奥秘。钟楼采用黑琉璃瓦屋面加绿琉璃剪边,鼓楼采用青灰割削瓦屋面加绿琉璃剪边,五行中黑色属水、绿色属木,寓意以水克火的防灾祈愿。鼓楼、钟楼正脊两端使用兽口朝外的“望兽”,走兽以“狮子”打头,后跟龙、凤、狻猊、天马。专家解读,不同于常见的宫殿正脊两端用兽口朝内的“吻兽”,钟鼓楼屋顶脊兽的款式和数量遵循的是城楼的营造制度。
钟楼、鼓楼正脊脊筒中都放置了“宝匣镇物”,寄托了古人对建筑屹立不倒,避免火灾的祈愿。上世纪八十年代,钟鼓楼大修中,文物工作者分别从古建的正脊脊筒中取出了“镇物”。此次展览也是这些宝贝首次与观众见面。展柜里,1986年钟楼修缮时取出的“镇物”被放置在玻璃器皿中,包括五色宝石,金、银、铜、铁、锡五色小元宝,24枚两面分别刻有汉文和满文“天下太平”字样的金钱,五条有墨书“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五枢宝经”字样的绸带,以及五色丝线、绢和五谷杂粮。经年累月,这些“镇物”虽已泛黄或发黑,却保留完好,一旁的展示牌道出了其中秘密:它们被保存在一个铅、锌合金的宝匣中,外层又套了一个木制盒,宝匣四周还放置了木炭,用以防潮,可见古人护宝心思之细。
鼓楼使用过的计时器逐一登场
登上二层可近观实物
“中国时间”展厅里,鼓楼使用过的计时器逐一登场。
元代开始,古人在鼓楼使用碑漏精密计时。鼓楼内恢复了这项古代计时方式,碑漏内部设12根自上而下呈“之”形排列的铜管,碑首上端设投球孔,球沿曲筒滚动而下撞击铜铙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以此报送时刻。古人为了掌握计时的精确度,设若干个金属球,每次投球量自设,第一个金属球需人工控制投球开关,其余则自动滚行,第一个金属球和第二个金属球的间隔时间为24秒。36个金属球需用14.4分钟即一古刻,依此类推,3600个金属球滚动完毕正好为24小时。
元、明两代,鼓楼内设置了铜刻漏,是唯一既能计时又能报时的刻漏。这项精妙的计时器由“天池”“平水”“万分”“收水”四级漏壶和铙神组成,在水的动力下,箭尺浮升显时,每刻钟铙神击铙八下报时。清代初年,因铜刻漏遗失,鼓楼一度改用时辰香计时。通过互动触摸屏,观众可以细解时辰香、日晷、碑漏、铜刻漏的计时原理和精巧构造,读懂箭尺、12时辰和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智慧……如今,钟鼓楼文物保管所已完成了铜刻漏的仿制,陈列在鼓楼二层。在“中国时间”展厅学习了时间知识后,还可以登上鼓楼二层,近距离观看碑漏、铜刻漏、香漏、日晷等各种古代计时器实物,以及象征一年和二十四节气的25面报时更鼓。
1986年钟楼修缮时取出的“镇物”首次与观众见面。
在鼓楼二层,可以近距离观看古代计时器实物及报时更鼓。
钟楼绿琉璃顶走兽(龙)
观展·解码
修缮时发现包金土墙面遗存
鼓楼一层,7个券洞呈“丰”字形分布:一个高约11.5米的券洞横贯东西,南北各有3个券洞。
置身于古建之中,各券洞相互连通,明亮开敞。几年前,这里还是另一幅光景。钟鼓楼文物保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历史原因,鼓楼一层一度作为商业用房使用。为助力中轴线申遗,2019年11月,北京鼓楼修缮及展示提升工程启动,2021年8月正式开工,目前已完工。鼓楼一层经过腾退整治,采取保护性拆除及保护修缮等措施,使7个券洞的壮观历史原貌得以重现。
在前期设计勘察过程中,文物工作者还收获了“意外之喜”:西北侧券洞顶部,掩盖在券洞内壁后期粉刷层下的原包金土墙面被重新揭露,这是一种明清皇家建筑和城门券洞内壁通用做法,以黄土子、江米、白矾按特定比例调和而成,整体呈金黄色。修缮时,文物工作者们就运用了这项传统工艺,按照历史资料,恢复了各券洞的历史风貌。
布展不向文物本体打一根钉子
如今,7个券洞都被赋予了新“身份”——它们是“序厅”“北京时间”“时间建筑”“中国时间”“我的时间”“发现中轴线”6个主题展厅以及中心券洞沉浸展厅,共展出10件藏品、48件辅助展品和装置、12个交互体验展项以及6个数字影片。
站在每个券洞内向四周看,会发现拱形的墙面上规律分布着一道道白色的自平衡杆。“布设展陈时,我们没有向文物建筑本体打入一根钉子。”钟鼓楼文物保管所所长李荫心说,布展坚持最小干预,可识别、可逆化原则,充分保留古建筑的历史沧桑感,“展项采用的自平衡结构都是装配式的,拥有形体设计结构计算、可调橡胶脚等多项专利技术,不用钉任何一根钉子,既能将展览的所有线路藏于无形,也可作为展陈架,贴近又不破坏文物本体。”
数字艺术赋予文物古建全新体验
恢复历史原貌后,中心券洞纵横交错的建筑空间被充分利用,数字艺术为文物古建赋予全新的体验。
展厅内遮光帘升起、灯光转暗、提示音响起,中心券洞变身全沉浸剧场,观众循着钟鼓之声汇聚于此,体验四重数字光影艺术下鼓楼的时空变幻,星宿、二十四节气、古文诗句等传统文化元素呈现,带领观众见证钟鼓楼的计时智慧、历史变迁,感受北京中轴线的时光流逝,体会跨越古今的情感共鸣……这场沉浸光影秀《共鸣》,利用投影畸变矫正技术和空间定点声场,将音乐、鼓声和缤纷的影像与宏伟的建筑空间相结合,凸显鼓楼的建筑结构之美,展示遗产古迹全新的一面。
当影片播放结束,展厅内遮光帘降下,观众回到现实。透过中心券洞中民国时期增建的玻璃门窗,观众可以南望景山、北看钟楼,一睹中轴线今日风采。
“时光相册”展示老北京民俗
自元、明、清以来,钟鼓楼周边地区逐渐形成热闹繁华的商业区;民国期间,钟鼓楼成为北京最早的民众教育馆。“我的时间”展厅主打温情,通过300余张钟鼓楼不同时期的老照片,十余种曾经回响在鼓楼前的老北京叫卖声,唤醒老北京人与钟鼓楼之间的珍贵记忆。
一个个小喇叭形状的听筒前,按下按钮,就可以听到卖糖葫芦、卖雪花酪、卖大小金鱼等叫卖声;翻看展墙上的“时光相册”,还可以领略旧时鼓楼前举行的“打春”仪式、鼓楼大街上的灯节;或是“穿越”时空,到后门桥西边半藏寺“看火判儿”,感受京城独有的民俗活动。
展览还有很多用心设计的互动体验,比如展厅内自助售卖机售卖的以钟鼓楼为主题的文创产品“拼图盖章卡”,创意玩法等待观众解锁。
展览尾声,钟鼓楼文物保管所还向观众发出邀约:希望观众观展之后,在“我的时间”展厅中留下自己的心声,与钟鼓楼共同续写“时间的故事”。
观展·提示
●地点:鼓楼
●票价:20元,通过“北京钟鼓楼”微信公众号预约购票,特惠票需持本人证件在售票窗口购买
●时间:常设展,一层展厅8月26日起试运营,旺季(4月26日至10月25日)开放时间为9:30至17:30、淡季(10月26日至次年4月25日)开放时间为9:30至16:30(记者 李祺瑶)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