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兴华为北京冬奥开闭幕式交通运输保障夯实基础

2022-04-11 09:54:44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四场开闭幕式前,万余名观众和各类工作人员、志愿者从北京各区的30个远端集结点出发,一辆辆大巴穿越市区南北,有序地奔赴奥林匹克公园和国家体育场周边指定停车区。为了这场规模庞大的集结和疏散,沈兴华和同事们几乎准备了一年的时间。

2021年2月,沈兴华进入北京市交通委冬奥办,期间牵头起草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交通运输保障实施方案和运行计划,参与编制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工作人员和观众交通组织保障方案,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仪式交通运输保障夯实基础。

如何保障观众和其他群体的集散?最初方案是依靠地铁运输,后来改成了依靠大巴车来运输。“任务更加繁重,500多辆大巴车,既要保证车辆有序到达,又不能让车辆与人员产生交叉;停车位置还要考虑观众的步行距离,调度难度一下子大了。”为了更好地优化方案,沈兴华和同事们进行了多次现场踏勘,在实景图上进行推演、规划流线、分配运力,最终确定了开闭幕式的运输方案。

2月4日下午3点,冬奥会开幕式4万余人的运输任务开始了。运输车队由远及依次出发,奔赴国家体育场。

“要依次有序,按照时间表开行,快了就容易在停车区前出现等待,慢了就会影响后面车辆进入。”坐在鸟巢内的指挥室里,沈兴华紧盯着北京冬奥开闭幕式交通指挥调度台上一辆辆车的行驶轨迹。他手里始终不离三样东西:车辆运行计划、运输负责人联系单和国家体育场端停车示意图。哪怕内容早已烂熟于胸,但这几件东西在手,心里才会安稳下来。

随着车队的前进,手台中开始不断地传来各集结点发车信息。沈兴华一面盯着调度台查看车辆运行情况,另一面并不断与车辆运行计划进行对比。“每一批车辆运行时间的些许偏差,我都在心里捏了一把汗。”距离演出时间越,指挥室内氛围愈发凝重。晚7时,4万人全部有序抵达,运输保障任务上半场告一段落,沈兴华还是不能休息,又开始为散场返程做准备。

当晚,沈兴华一直忙到次日凌晨3点,开往延庆区的最后一辆运输车返回远端集结点。“那时候心里才真正踏实了下来,但放松之余,还藏着一份骄傲和自豪:我们成功完成了一场4万人的集结疏散,给盛会送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记者 李博)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