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高新区推进智慧城市实验场建设: ​厚重传统文化拥抱现代科技

2021-11-09 16:02:37     来源:中国文化报

“郑州高新区正持续推进‘一台五峰’智慧城市实验场建设,在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内共同打造全国领先的‘5G+’新型智慧城市创新样板。”河南郑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今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通过对黄河文化的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处于历史文脉与现代科技交汇处的郑州高新区,正以科技创新助力黄河文化、中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科技助力文化产业创新高

郑州高新区是河南省第一个开发区,也是1991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和2016年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当地将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作为重点工作,致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帮助厚重的河南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

河南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遗存。郑州高新区拥有国家超算郑州中心、14家创新引领型龙头企业、26家国家级研发机构(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7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279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和892个省市级以上科研台。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丰富的科创资源,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具体条件。

经过多年发展,郑州高新区围绕数字创意、智慧文旅、工艺美术创作三大业态,集聚了锐之旗、约克动漫、枫华实业、华冠文化等文化类企业2000多家,更形成了“一带三片”集聚发展态势——专业园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重点产业聚集在高新区的主干道科学大道沿线,形成一条特色鲜明的文化科技产业带。2020年,区内文化企业全年研发投入2亿元,年营收超35亿元,仅为文化行业提供技术服务收入就达到3亿元。

多方促成集成式创新价值链

从新创意的获取、赋值到产业化、商业化,郑州高新区拥有集成式的文化科技创新价值链,以创新为驱动,多方面助力文化科技创新价值链的延伸与拓展。

比如,高水研发台为基地文化企业提供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支撑;万人计划、长江学者、文化创意人才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资源,保证了高新区较强的文化科技创新能力。高新区以文化科技领军企业为核心、高新技术企业为引导、文化科技备案企业为支撑、文化科技初创企业为基础,以新技术、新服务、新形式延续黄河文化历史文脉,传播讲述中国故事,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发展新模式。

目前,郑州高新区正持续推进“一台五峰”智慧城市实验场建设。通过与华为合作,在基地内共同打造全国领先的“5G+”新型智慧城市创新样板,助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也为文化科技产业的成果转化提供优质的应用场景。

智慧设备为古老文物护航

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郑州枫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座文物古籍修复技术研发和设备生产的基地,凭借在工业恒温恒湿领域长达30余年的服务经验,从2001年起开始与故宫博物院联合研发文物保护装备。20年过去了,这家公司在文物修复设备研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文物保存环境的监测与控制、文物智能展柜与数字化照明系统的研制等领域逐步形成了核心优势,其应用场景也广泛深入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600余家文博单位,更为河南博物院的11件镇馆之宝定制了智能型文物展柜。今年,该公司再推“字画古籍高清拍摄修复仪”“物联网式文物库房专用恒温恒湿系统”“可移动立体文物高像素数字成像系统”等精良技术装备,大大提升了为文物保驾护航的能力。(记者  陈关超)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