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歌词脱离了音乐,它将以何种面目存在?这个问题在方文山脑海中萦绕了好几年。去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的工作按下了暂停键,也让他终于有时间把种种奇思妙想一一实践。
11月25日,方文山首次艺术创作巡回展“方道文山流”首站将在索卡艺术北京空间开幕,展览围绕25首歌词创作展开,呈现三大系列逾百件作品。探索文字立体化的“歌词装置艺术”、“天青色”的原创潮流公仔“庞克猫史汀”、以“蒸汽朋克风”呈现歌词世界的机械山水……这些带着浓郁中国风的作品,凝结着方文山独特的审美趣味,也让观众得以看到一个流行歌曲之外的方文山。
看得出来,方文山对此次巡回展极为重视,即便往返皆需隔离21天,他还是特意从台湾赶到北京亲自筹备布展,一遍遍向媒体阐释他的创作理念。《东风破》《菊花台》《千里之外》……这些曾风靡乐坛的歌词,在展厅中以青铜器、陶瓷、珐琅文字、印刷木雕、装置艺术、雕塑、版画、纸上作品等形式呈现,如同凝固了时光,又承载起新的意义。他坦言:“这些歌词确实成为了某个年龄层的共同记忆。在很多年之后,当大家进入职场、步入中年,只要曾经喜欢的音乐片段一响起来,就能回到青春,这就是流行音乐的魅力。”
在这次专访中,记者也不忘帮歌迷打探了一下周杰伦新歌的消息。“我已经写好三首了,有一首中国风的还没写,所以我认为他明年发专辑的可能性接近90%。”
爱书法也爱“蒸汽朋克风”
记者:一般艺术家的创作会专注在某一个类别,比如雕塑、绘画,但您的首次个展就涉及了很多不同的艺术门类和材料,是怎么考虑的?
方文山:因为我创作的类别和方向不是一个调性,有三大类,所以这次个展才取名“方道文山流”,就是“属于方文山的创作之道和风格流派”。“庞克猫史汀”是一个中西混合的潮流公仔,它身上是北宋时期汝窑的颜色,但身上的机械构件有点像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蒸汽朋克风。还有一类是“歌词装置艺术”,把歌词变成“减字谱”、珐琅、木雕甚至是3D打印。最后一类是“蒸汽朋克风”,我很喜欢的那种机械的结构美和秩序美,特别是比较有岁月感、生锈的机械,它有粗犷的质感,又有一点人类文明在里面。所以所谓“方道文山流”,就是所有方文山喜好范围内的东西,都在里面。
记者:这次展览中,最能表达你创作想法的是哪一件作品?
方文山:《东风破》是把《千里江山图》变成机械结构的立体山水,《千里之外》是把歌词变成陶板。比较特别之处在于,《千里之外》的字体是楷体中夹了一些草书,虽然都是汉字,但是写法不一样,视觉上的律动就不一样。草书比较像抽象主义,已经脱离了文字承载的功能,纯粹是书写的线条美、动态美、笔墨美。它和楷体搭配起来,整个文字不容易第一时间读懂,就像诗,具有了一个想象的空间。
记者:这次很多展品里都有书法的元素,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书法的?
方文山:我是书法的爱好者,但是写得很差。其实我很早就写过《兰亭序》的歌词,但它只是歌的名字,跟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没有关系的。我觉得书法是传统领域里很具民族性的艺术创作。中国人可以通过学习去理解达达主义、波普艺术、浮世绘,但是外国人要怎么学书法呢?除非先懂中文,才能真正领悟书法的美,才能欣赏它浓淡干湿的墨色,和写在宣纸上的布局美、结构美、留白美。书法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它的民族美学的纯度很高。现在很多艺术家已经试着把书法用不同的形式去表现,像我这次就做了很多尝试,如果能颠覆它原有的书写形式、书写材质,是可以跟当代艺术接轨的。
年轻人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很重要
记者:不论是歌词还是艺术品,中国风都是你身上最鲜明的标签。那最初写歌词的时候,是怎么想到中国风这个概念的?当时是看到有这样的市场潜力,还是去冒险尝试的?
方文山:一开始绝对没有看到市场。我们写《东风破》的时候,怎么知道《东风破》会流行呢?应该是我们自己本身喜欢这样的风格。但是,我们一旦发现听众喜欢这种类型,就会有意识地在每一张专辑里放一两首中国风的创作,持续性地去创作。
记者:一开始是谁先提出来往中国风这个方向去尝试的呢?
方文山:首先要理解什么叫中国风。不是宫商角徵羽才叫中国风,而是它的编曲用到二胡、琵琶、古筝等传统乐器,或者它的歌词用到了“拱桥”“月下”“绣花鞋”这些意象。中国风不是一种曲风,所以你可以听到说唱的中国风、摇滚的中国风、节奏蓝调的中国风。我一开始尝试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中国风,而是觉得这样的词曲组合很特别,像早期的《娘子》就是很西方的音乐,快节奏甚至里面还有一段说唱,但是我用“娘子”“塞外”“杨柳”这些古诗词的语汇,跟西方的音乐结构相结合。所以应该说,初期的中国风的文字是我创作的,但是杰伦也喜欢这样的音乐类型,慢慢变成两个人都开始往中国风的方向去努力。
记者:你的歌词还特别有画面感,灵感来源于哪里?
方文山:画面感应该来自我对电影的喜欢,甚至我之前还去上过编剧班、电影课。所以基本上我的歌词有相当一部分琢磨在画面上,把视觉的元素用文字去表现。
记者:这几年“中国风”“国潮”越来越流行,你怎么看这个现象?
方文山:我觉得这是好事啊,代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对中华文化是有认同感、有归属感的,这很重要。b站上有很多古风歌手,我觉得方向是对的,喜欢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养分。
记者:你是不是从小就喜欢写作、古诗词?
方文山:大概是从初中吧,开始喜欢宋词。那时候也不可能想到将来进入社会,我的工作会是词人,甚至都不晓得作词能成为一个职业。但是这些无形中会成为日后创作的养分。
周杰伦写歌会先讲故事
记者:你是什么时候开始立志要往创作方向发展了呢?
方文山:应该是退伍之后,大概二十四五岁。也不是立志,就是希望能把自己的想法借由作品表达出来。当时影像很吸引我,但是电影圈进不去啊,不是科班生也不是学院派。那既然用影像说故事我办不到,我是不是可以用文字说故事、用音乐说故事?就这样阴错阳差到了唱片公司。
记者:你在唱片公司之前还当过送货司机、维修工,那个阶段对你后来的创作有影响吗?
方文山:有,因为对社会的观察比较丰富、多元。而且会比较惜福,因为以前的物质条件、生活状况跟现在相比差距很大,所以会更珍惜现在所拥有的。
记者:刚进公司的时候,你对周杰伦是什么印象?
方文山:就是一个有创作天分的年轻人。他十八岁就进公司了,很年轻的。作曲的想象空间很大,不是很套路。有些人前奏一听就知道副歌要唱什么了,他没有。
记者:你们的合作通常是先有曲还是先有词呢?一首歌的风格概念由谁来设计呢?
方文山:大多数都是先有曲,十首里面大概只有一首是先有词。像《烟花易冷》《青花瓷》这种抒情慢歌,我会去主导主题;比较快节奏的歌,他会先给我讲故事,讲MV怎么拍,比如《威廉古堡》,他会说要吸血鬼的感觉。他是影像思维,作曲的时候就有画面感了,故事在流动,我也是,写词的时候就像是在写剧本。
开网课教大家学写歌词
记者:这几年,你拍电影、推广汉服文化、做艺术品……往很多方向发展,写歌词是不是已经不是你的主业了?
方文山:可以这样理解,但写歌还是最根本的。会用一半的时间去写歌词,另一半的时间去做戏剧、装置艺术。现在在构思一个以书法为题材的电视剧,本来是要当导演,但因为疫情要隔离的原因,没办法频繁地两边跑,所以可能只能当编剧而已。
记者:前段时间,你还开网课教大家写歌词。普通人真的可以通过30天课程,学会写歌词吗?
方文山:可以的。这个课程有数据有案例,蛮扎实的,从头到尾把我歌词创作的概念、步骤、形式、说故事的方法都逐一讲解。但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只能教你创作的技巧,能不能写出自己的风格,能不能出类拔萃,就要看你的努力或天赋了。
记者:可以举个例子吗?写歌词有哪些技巧?
方文山:譬如说,歌词里一定要有人称代词“你我他”,唱歌和听歌的人才能感同身受。还有一点是“情感的最大公约数”,最多数人遇到的情感状态最适合写成流行音乐,所以流行音乐大多数是关于爱情、亲情、友情。另外一个就是韵脚的使用,歌词是听觉的文字,你要让歌词有节奏感、音乐性,必须要押韵脚,这些都是可以教的。
( 记者 李俐 阎彤)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