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古今,一园纵观六百年。2021年12月31日,武汉首个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正式开园,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明楚王墓整修一新,对游客开放。遗址公园内,以声光电新技术手段重新策展的“明楚昭王墓出土文物展”宣布开展。
明楚王墓开园。
观众正在听讲解员讲解。
■ 展览内容增加,园区游览范围扩大
今年4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荆楚文化代表——明楚王墓获批第一批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成为武汉首个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7月,第一代楚王朱桢的寝园(昭王寝)启动整理、修复、陈列等全面展示工程之旅。历时160余天,昭王寝园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公众眼前。
2021年12月31日上午,武汉首个省文化遗址公园明楚王墓开园仪式在昭王寝园大殿——祾恩殿前举行。
著名表演艺术家何祚欢在开园仪式上介绍了明楚王、明武昌城楚王府相关历史。何老师阐述了明楚王墓与今天武汉这座城市的紧密关系,感谢文保工作人员对楚王墓悉心保护。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龙泉街道党工委书记郭斌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此次楚昭王墓园展示工程包含两个内容,一方面是对昭园内园祾恩殿展陈升级改造,陈列展厅由原有351.36平方米扩大到561.6平方米,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展览形式,增添展览内容,增强展厅的可读性。展览展示了明代楚系藩王的生平、墓群特点,呈现了考古发掘成果,凸显了明楚王墓作为荆楚大遗址的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是昭园环境、建筑的整理、修复和展示。完工后的昭园将160余亩(约106667平方米)全部对外开放,增设了参观步道、休闲座椅,扩大了游览范围,增加了昭园的游览性。
■ 绘声绘色呈现600多年前明楚王的生活
走进祾恩殿内的“明楚昭王墓出土文物展”,记者看到主题为《南有九王寝 北有十三陵——明楚王墓群专题展》的展览,分为七个单元,依次为太祖赐封、昭昭楚王、寝陵长乐、福地仙壤、三龟九寝、楚藩遗产、远景规划七个单元,通过文图详细介绍了楚昭王生前事迹、八代九王生平、昭王地宫出土文物,明楚王墓群考古、保护、利用现状和规划等内容。
殿内的大电子显示屏播放着与明楚王相关的纪录片,出土的大明楚王圹志、青花瓷碗、双耳瓶、炉、瓦当、铭文砖等文物实物在玻璃柜中展示。在祾恩殿右侧配殿,展示有楚王墓的地形沙盘,明楚王七代八王的陵寝布局尽收眼底,一目了然。在左侧配殿,游客可以用手机扫码,与楚王墓相关的历史动画、纪录片会自动播放,观众还可以在上面进行互动游戏。
相关文物、历史知识、历史故事,通过声、光、电、影像等科技手段,以及模拟真实场景与影像相结合的方式,600多年前的明楚王的生活,可在观者面前绘声绘色呈现出来。
■ 建筑群按照明代规制重新彩绘粉刷
此次昭园展示工程的环境改造升级,增设了环外墙垣步道和后山步道,在地宫两旁增设了参观步道,供游客游览。环墙垣步道与后山步道连通,步道沿着昭园地宫后山蜿蜒起伏,曲径通幽,既拓展了游园范围,增加了游园乐趣,也让游客能够近距离感受垣墙的古朴与坚韧,了解古人的智慧。
郭斌说:“这次改造,对园内景观做了很大调整,开放了后山游览区域,还原了原有神道形制,将昭园建筑群,如祾恩殿、东西配殿、龟碑亭等,按照明代规制重新彩绘粉刷。朱红墙体是大片拍摄的绝妙背景,配合其旁彩绘屋檐、斗拱,中国风生成。此次展陈工程最大的特色,就是突出以人为本,首次对外开放外墙垣(北墙垣排水孔),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昭园的排水系统的科学性。”
在祾恩门加设参观木栈道,一方面保护了文物,一方面方便大家行走,避免脚带泥土。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明楚王墓的开放,意味着明楚王墓的保护展示迈上一个新台阶。
■ 争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18年,明楚王墓考古工作站、龙泉山明楚王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创建领导小组相继成立。
郭斌介绍,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大力支持和市相关部门指导下,明楚王墓国家遗址公园申报创建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悉,除昭园外,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明楚王墓目前还开放有天马峰、婆婆树、愍园、绿道等其他景点,大家还可以前来健步登山,来一场绿肺之旅。
● 两大升级改造
◎ 增强展厅的可读性
对昭园内园祾恩殿展陈升级改造
陈列展厅由原有351.36平方米扩大到561.6平方米,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展览形式,增添展览内容。
◎ 增加昭园的游览性
对昭园环境、建筑的整理、修复和展示
完工后的昭园将160余亩(约106667平方米)全部对外开放,增设了参观步道、休闲座椅,扩大了游览范围。
● 昭园简介
昭园为明朝第一代楚藩朱桢的寝园。朱桢在洪武三年(1370)被册封为楚王,洪武十四年(1381)就藩武昌府,永乐二十二年(1424)“以疾薨”,享年61岁。成祖“赐谥曰昭……葬于国之东南灵泉山之原”。昭园是明朝初年亲藩陵寝的典型代表,其后继承王位的七代八王的陵寝均沿袭此种形制,同在龙泉山楚王墓,但各自成一派、独具一格,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
1990年—1991年,昭园地宫正式发掘,共出土314件文物,其中包括了墓志、鎏金银封册、谥册、鎏金铜五供等一级珍贵文物。此后,以遗址现场为主、地宫内出土文物展为辅的展陈格局基本形成,并延续至今。(记者 万建辉)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