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法为天文观测视场带来好消息

弱引力透镜效应是遥远天体(背景星系)发出的光线在传播路径中受到引力质量偏折后,使观测到的背景星系图像发生微弱形变的一种天文现象。

科技 2022-02-17 10:21

政府专用财务电脑被操控完成转款?“黑客”竟是自己人

“乡政府账户里的52万多元,不知道怎么被转到了一个公司的账户……”云南怒江福贡县公安局接到架科底乡政府工作人员报案后,迅速展开调查。...

科技 2022-02-17 10:21

大范围雨雪天气又来了!近期雨雪为何多发?

“本轮雨雪天气过程中,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等地会经历雨转雪,或者雨转雨夹雪转雪等相态变化。”  具体来看,甘肃南部、宁夏南部、陕...

科技 2022-02-16 17:51

如何让植物富含铁元素?杨氏循环告诉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代谢调控与营养强化团队和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合作,首次在禾本科植物中揭示了杨氏循环(Yan

科技 2022-02-16 16:21

川渝两地加快生态共建环境共保

记者从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获悉,《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印发,《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川渝...

科技 2022-02-16 13:21

1092.8万吨粮食是咋种出来的?——山城重庆“巴掌田”里的“稳粮经”

从2018年以来,重庆累计新建设高标准农田超过510万亩,不少粮田实现了“宜机宜耕、能排能灌、稳产高产”。“好山好水种出好粮,花田稻米、...

科技 2022-02-16 13:21

青藏集团公司首次实行动车组列车公交化开行

记者从中国铁路青藏集团公司获悉,青藏集团公司根据西宁至门源间群众出行规律和需求,积极优化列车运行图,自2月16日起西宁至门源间图定开行动

科技 2022-02-16 13:21

中国科大团队精确测量正负电子湮没中的R值

R值是正负电子湮没产生强子与一对正负缪子的领头阶截面的比值,是粒子物理学中最重要的物理量之一。此次BESⅢ的R值测量,再次把精度提高了一倍

科技 2022-02-16 10:21

嫦娥五号样品再立新功 月球有了更精确的时间标尺

寻找月球表面20亿年左右地质单元的样品对验证和改进月球年代模型具有重大意义,这也成为嫦娥五号任务的科学目标之一。“由于增加了嫦娥五号...

科技 2022-02-16 10:21

为控制10万灯具,“雪如意”安上了“智慧大脑”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以来,依山而建架空于山谷地面之上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满足了大家对中国元素的期待。据介绍,设计团队针对不...

科技 2022-02-16 10:21

用上航天技术的国产雪车有何特别之处

2月14日,2022北京冬奥会男子双人雪车第1、2轮,中国选手孙楷智、吴青泽出战。在北京冬奥会筹备的数年里,冰雪运动器材装备实现重要突破,双人

科技 2022-02-16 10:21

嫦娥五号献礼元宵节!中国科学家建立新的月球年代函数模型

在虎年元宵佳节到来之际,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再获突破。“新月球年代函数是一把更精确的时间标尺,将在月球和行星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科技 2022-02-16 10:21

“智慧地铁”给出行带来好体验

智能导航、刷脸进站、自动测温、数字阅读、数字艺术馆……如今,科技范十足的“智慧地铁”给人们出行带来好体验。地铁的智能化及数字化发展...

科技 2022-02-16 10:21

北京谱仪实验完成粒子物理学重要物理量R值高精度测量

R值是正负电子湮没产生强子与一对正负缪子的领头阶截面的比值,精确的R值数据对缪子反常磁矩的理论计算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微扰量子色动力学在

科技 2022-02-15 17:51

数字中国三十载,普惠金融向未来

将时间指针拨回2000年,连计算机都尚未普及的中国,并没有受到互联网泡沫消退的冲击。

科技 2022-02-15 17:51

智利媒体:全球供应链危机或延续到明年

新华社北京2月15日电《参考消息》15日刊登智利“美洲经济”网站的文章《全球受损供应链恢复将是一个艰难过程,可能会延续到2023年》。海运...

科技 2022-02-15 17:51

冰雪赛场上的机器人:为冬奥保驾护航、为赛事智慧赋能

2022年2月4日,随着第24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各种精彩纷呈的冰雪赛事应接不暇,各类智能机器人也走进大众视野。疫情防控、生活服务、数字传播和

科技 2022-02-15 16:21

“0蔗糖”就是无糖、不渴不用喝水等谣言入选2021年度十大科学辟谣榜

(记者孙自法)“典赞·2021科普中国”揭晓盛典14日晚通过电视媒体举办,2021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科技 2022-02-15 14:51

只剩下14例麦地那龙线虫病接近根除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肆虐之时,另一种疾病可能即将消失——美国卡特中心近日宣布,2021年仅报告了14例人类感染麦地那龙线虫的病例。

科技 2022-02-15 14:51

与新能源发电场“联姻” 调相机为大电网安全运行保驾

21台分布式调相机全部投产后,可直接提升青海海南州地区新能源外送能力350万千瓦,预计年均增发新能源电量70 2亿千瓦时,若全部输送至华中地区

科技 2022-02-15 10:21

除夕夜 远望7号船在海上全速前进

海浪拍打船舷,发出哗哗水声。春节期间,远望7号船成了最后一艘还在海上航行的远望号船,其他所有船只均已顺利返回母港,安全停靠码头。自2021

科技 2022-02-15 10:21

黑猩猩使用昆虫治疗伤口

加蓬卢安果国家公园的黑猩猩被发现会将小飞虫贴在伤口上,这似乎是一种自我治疗的急救形式。

科技 2022-02-15 10:21

拓展乡村振兴的数字蓝海

打开手机,远程“掌控”蔬菜大棚里的温湿度调节、卷帘通风;“垃圾分类数字档案”分发到每家农户,分类投放垃圾可以通过电子账户积分变现;...

科技 2022-02-15 10:21

开学倒计时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开学综合征”

寒假即将结束,从假期结束到开学初的这段时间,很多孩子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懒散、逃避学习、拖延完成作业等表现,

科技 2022-02-15 10:21

羊肚菌“历险”记

这位贵州省农科院的科技人员原先研究作物养分管理,主要“伺候”粮油作物。2016年贵州省提出食用菌产业裂变式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他的职业...

科技 2022-02-15 10:21